为什么一些青少年学业失败
有很多不同的理论都探讨了学业失败问题。Neisser1986指出,我们典型地会把学业失败看成是年轻人的一个缺陷。这个概念还经常被推论为,缺陷是由童年早期不同的文化经历或者是一些遗传因素所导致。然而,在被接受为可行性计划上,这些理论在许多方面都是不充分的和缺乏实证支持的。而交互性架构则能够更好地解释这一现象。
众所周知,如果一位教师或者成人对一个孩子期望值很低时,那么这个孩子就会有相应的表现——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就这样被创造出来。从这一观点出发,当身边的重要成人角色没有积极的肯定、合理的预期和社会赞许时,一个孩子的失败很明显是注定了的。
美国的学生促进联合会the National Coalition of Advocates for Students, 1985曾明确指出,指导低收入家庭儿童的教师倾向于强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而很少注重需要儿童运用认知技巧的讨论。他们通过心理测量试验将儿童区分为高成就群体和低成就群体。通过学生的能力进行分段,已在学校中制造了一个等级制度般的体系。
Neisser 1986主张,可以从一些人类学、政治学和教育学方面解释关于青少年学业失败的问题。当这些观点被整合后,它就给人这样一种印象: 美国文化以成就产生群体差异。美国文化中的几种组成因素促成了这一结果: 社会等级体制是一个相当有害的影响因素譬如,出身于较低经济背景的儿童在教育上明显比他们那些中产阶层出身的同伴差,学校有时会体制失灵譬如,比起对那些低收入的少数族群的儿童,他们在中产阶层出身的儿童教育上做得较好,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不同的作用譬如,教师会以不同的方式接触某一群体的学生——少数群体的儿童、男生、女生和贫穷的学生等,并且在教育系统内也有偏见和压力譬如,少数族群的男生常常被安置在为行为失调的学生而开设的特殊班级中,男孩在数学和理化方面表现出色而女孩则会逊色。
Ogbu1986指出,在理解学生们的不同成就时应注意环境方面的重要性。由于贫穷、家庭认知激励的不足比如,阅读资料的缺乏、儿童早期教育的缺失、父母教育程度低和缺少社会经验比如,去博物馆、动物园、艺苑、音乐会,一些儿童会对进入学校受教育准备不足。除了这些因素,种族的、阶级的、性别的和需要改变的机会结构等都可能成为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
在环境方面常常被忽视的部分是,需要去检查学校的制度性政策和实践,对特定的青少年群体有哪些或隐或现的歧视。在有可能处理学业失败和不同的学业成就结果之前,绝对有必要对作为一个社会系统的学校本身进行检查,并为适龄学童提供最大限度的平等教育机会而努力。本书的交互性架构有助于对作为一个社会系统的学校进行分析。
根据Bloom1976的观点,几乎所有的儿童都是可教的,如果他们的教师了解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历程并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反馈的话。Bloom的熟练学习理论 theory of mastery learning表明,学生们在学习成绩、效率和感情方面的变化是可以被补偿的。支撑这一理论的许多前提性条件之一,是学习者的学习历程如青少年的认知经历、情感特质、学习动机强度和自尊等应该为教师所了解,并纳入其教学考虑。学校如何应对不同学习者的学习历程,会加大或减小个体在学校学习中的差距。调整学习的任务以适合学生个体的需要、提供正确的反馈和使学习者参与进来都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