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泥土:文明的侵蚀(城市与生态文明丛书)
》
售價:HK$
84.0
《
医用化学(第三版)
》
售價:HK$
57.3
《
别怕,试一试
》
售價:HK$
67.9
《
人才基因(凝聚30年人才培育经验与智慧)
》
售價:HK$
103.4
《
深度学习详解
》
售價:HK$
114.8
《
李白传(20世纪文史学家李长之经典传记)
》
售價:HK$
45.8
《
津轻:日本无赖派文学代表太宰治自传性随笔集
》
售價:HK$
66.7
《
河流之齿
》
售價:HK$
59.8
|
編輯推薦: |
70载思想精华,让毛泽东纠结、让蒋介石李敖推崇,还原一个真实的大学者胡适。胡适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珍藏版。
|
內容簡介: |
胡适,20世纪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大师之一,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他的文章开一代风气之先,影响至今。
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之精要,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以还原一个真实的胡适。
大半个世纪里,胡适一直备受争议,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文化学家、思想家的历史地位。阅读本书,我们可以近距离地触摸胡适的思想精华。
|
關於作者: |
胡适(1891—1962),中国现代学者、思想家。字适之,安徽绩溪人。1910年留学美国,曾师从杜威,后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17年起任北京大学教授。1928年后,发起人权运动,反对独裁和文化专制。抗战时期任中国驻美国大使,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58年任台湾地区“中央研究院”院长。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代表人物,胡适著述宏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是现代中国文化的开拓者之一。
著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等。
胡适语录: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把自己铸造成了自由独立的人格,你自然会不知足,不满意现状,敢说老实话。
中国的教育,不但不能救亡,简直可以亡国。
中国并不是完全没有进步,不过惰性太大,向前三步又退回两步,所以到如今还是这个样子。
|
目錄:
|
一、读书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1918年)
论短篇小说(1918年)
什么是文学?——答钱玄同(1920年)
《吴虞文录》序(1921年)
研究国故的方法(1921年)
跋《红楼梦考证》(1922年)
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1923年)
读书(1925年)
《官场现形记》序(1927年)
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1929年)
为什么读书?(1930年)
九年的家乡教育(节选)(1930年)
我的信仰(节选)(1931)
中国文学过去与来路(1931年)
中国历史的一个看法(1932年)
读书的习惯重于方法(1935年)
治学方法: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1952年)
大学的生活(节选)(1958年)
找书的快乐(节选)(1959年)
二、做人
归国杂感(1918年)
贞操问题(1918年)
不朽——我的宗教(1919年)
少年中国之精神(1919年)
新生活——为《新生活》杂志第一期作的(1919年)
差不多先生传(1919年)
“我的儿子”(1919年)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1920年)
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1920年)
寄吴又陵先生书(1920年)
学生与社会(1922年)
我对于运动会的感想(1922年)
哲学与人生(1923年)
爱国运动与求学(1925年)
一个问题(1926年)
人生有何意义?(1928、1929年)
名教(1928年)
做人与读书——致胡祖望(1929年)
漫游的感想——麻将(1930年)
科学的人生观(1930年)
赠言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纪念(1931年)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1932年)
信心与反省(1934年)
再论信心与反省(1934年)
三论信心与反省(1934年)
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1934年)
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1952年)
工程师的人生观(1952年)
大宇宙中谈博爱(1956年)
容忍与自由(1959年)
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1960年)
|
內容試閱:
|
差不多先生传(1919年)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过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和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说:“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会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八点三十分开,同八点三十二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总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有一天,他忽然得了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医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却把西街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罢。”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了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账,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的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为一个懒人国了。
(写于1919年,1924年6月28日发表于《申报》第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