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樊树志作品:重写明晚史系列(全6册 崇祯传+江南市镇的早期城市化+明史十二讲+图文中国史+万历传+国史十六讲修订版)
》
售價:HK$
498.0
|
編輯推薦: |
“魑魅魍魉”的传说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文化瑰丽的一角,以这个主题为创作源头的经典作品屡见不鲜,而最世文化旗下最高端品牌ZUI
INK团队同样一如既往地挑战了这个高难度的主题。经过缜密地选题与精心地策划,历时半年,ZUI
INK第三辑《魑魅魍魉》如期而至。它以浩大的阵势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另一个世界的恩怨情仇,精彩绝伦,这无疑将是2012年末的重头大戏,必将引起新一轮的“鬼神热”。
|
內容簡介: |
本事是最世最高端作品集《最映刻》的第三集,本期以鬼神狐妖为主题,追溯中华神话志怪源头,寻迹民族民俗中暗合的妖鬼之说,淋漓展现数不尽的纵横鬼魅妖物。本辑内容极其丰富、涵盖广泛,顶尖画手王浣、年年、阮筠庭、孙十七、夏无殇、舞小仙等创作绚烂鬼魅的浮世绘;Maichao、罗浩森合作,以短篇漫画的形式讲述深夜灵异故事;一线设计师胡小西、Fredie.L、yeile、Pano、熊小熊等合作设计,保证制作最为优美精致;最世人气作者笛安、恒殊、痕痕、天宫雁、陈奕潞等参与创作短篇小说和微小说;郭敬明以亲身感悟亲人葬礼的散文;古代神话重述创作者李锐、苏童、叶兆言畅谈他们创作的初衷与心路历程,阐释中国古代神话的深厚底蕴;知名女作家、《上海一周》资深记者项斯微与《文化中国》主播今波面对面谈“文化魑魅魍魉”。
|
關於作者: |
郭敬明,青春文学领军人物,畅销作家,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副总编辑;“中国青春文学第一刊”《最小说》主编。特邀作者有国内多位著名作家文化人,包括李锐、叶兆言、苏童、张宗子、刘震云等;最世作家包括郭敬明、宝树、项斯微、笛安、陈楸帆、陈奕潞、天宫雁、邢燕、刘麦加、冯源、麦璎、琉玄、张瑞等;插图画家包括王浣、年年、阮筠庭、孙十七、夏无殇、舞小仙等。
|
目錄:
|
亘古谣
绘日描金卷
文海拾贝
名家荟萃
魑魅魍魉文化
光影纪
释说新语
画境
浮光掠影
古宅探险
古迹遗风
都市怪谈
撷采民俗
大家说
连环画
|
內容試閱:
|
亘古谣 宝树
上古:西王母
西王母,俗称王母娘娘,是中国神话中最尊贵的神祇之一,历史也极为古远。但其最早的出身却远非高贵的女神。《山海经?大荒西经》曰:“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燃),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就是说,西王母是住在火山的山洞中,长着虎齿豹尾,戴着玉发饰的怪人。从人类学上来理解,这可能是先民对某些西方民族扭曲的描绘,也可能是想象中的西方妖怪,反正绝不是神圣的女神。在《山海经?西山经》中也有一段类似的描述,又说西王母“司天之厉气及五残”,就是掌管瘟疫、刑杀、死亡之类,虽是神职,却更类似魔鬼。
战国间成书的《穆天子传》大大提升了西王母的地位。此书是讲述西周穆王到西方巡游的古传奇,说穆王在昆仑山上见到西王母,二人在瑶池饮宴,吟诗应答。虽然没有具体描述西王母的容貌,但显然是容止庄重的,西王母自称“帝女”,是天帝的女儿。据载临别之际,西王母对穆王说“将子无死,尚能复来”——你要是能不死的话,下次再来吧。穆王一口答应说:行,等我回国处理好国事,三年后一定回来找你。可惜穆王回去后就死了,再也没回过昆仑山。可是西王母好像是不会死的,所以后来就有了西王母有不死药的传说,而嫦娥偷后羿的不死药也就成了西王母所赐的了。
古往今来,长生不老对人的诱惑之大无可比拟。西王母手握不死药这个利器,地位也迅速提升。不死药和所谓仙桃联系起来,在源于汉朝传说的《汉武帝内传》中,就说西王母自天而降,赐给汉武帝仙桃。虽说汉武帝未能长生不老,但汉朝人对西王母的崇拜有增无减,上行下效,逐渐演变成了今天人们熟知的王母娘娘。
至于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之间的婚姻,纯粹是一场天大的误会。玉帝的雏形是上古的天帝,上面提到西王母是他的女儿。在后来的道教神话体系里,西王母是西方阴气所化,众女仙之首,与东王公相对(但也并非夫妇),属于玉皇大帝的下属。但东王公的知名度不高,男神中最正统的是玉帝,女仙中最崇高的是西王母,因此二者也就被后人配作了夫妇,并且还生下了一堆儿女,如织女和七仙女。后来因为据说拆散牛郎织女和董永七仙女,王母娘娘的形象长期蒙上污点,真可谓无妄之灾。
商:妲己
在《封神演义》里,有一个美丽温婉的女孩苏妲己,被九尾狐妖附身,变成了历史上最著名的狐狸精,甚至“妲己”二字就成了狐妖的代名词。真实的历史过程也差不多。商末周初的历史文献《尚书?牧誓》——也就是武王伐纣时所作的演讲——中记载周武王说“今商王受(纣),惟妇言是用”,就是说纣王只听信妇人之言,但没点明是哪个妇人。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才提出来这个妇人是有苏氏的妲己,《国语》说“殷辛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按当时的命名法来说,妲己的姓应该是己,妲是字,但后来因为其氏族的缘故被称为苏妲己。
妲己是怎样的人,现在已经无从考证。想来古代交通不便,姬发是个西北军阀,对中央领导人的私生活也不一定清楚,反正随便抹黑就是了。后世史籍中,因为一个“惟妇言是用”,所以把纣王的暴行,如酒池肉林、炮烙、剖孕妇腹等等(很多显然是后世虚构的)都一股脑算在了妲己头上,说是她唆使纣王干的。但妲己如果只是普通女人,陷害皇后太子还可说是为自己利益,为什么要无底线地作恶呢?为了解释这一点,就提出了妲己不是人,是九尾狐附体的说法。
中国古代向来认为狐狸和淫妇脱不了关系,九尾狐更是传说中最特异的灵狐,《山海经》云:“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又像婴儿一样娇弱,又能吃人,可见其柔媚阴狠之状。在南北朝李逻的《千字文》注中,讲了一个绘声绘色的故事,说纣王宠信妲己后,杀人乱政,罪恶滔天,后来武王伐纣成功,杀了纣王,把妲己交给召公处置,召公见她一笑百媚,不由动了色心,留宿了一夜。第二天被姜子牙责备后悔悟,处死妲己,发现原来是一条九尾狐狸。
这个说法百姓自然喜闻乐见,南宋的《武王伐纣平话》更大加发挥,从一开始就讲九尾狐如何附体妲己,如何倒行逆施,《封神演义》不但沿袭此说,而且加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因为女娲娘娘要九尾狐去倾覆商朝,这样故事就说圆了,苏妲己的千古骂名,也就传下来了。
先秦:钟馗
钟馗是古代传说中驱鬼的神,但其本身的容貌就丑怪如鬼。关于他有一个悲伤的故事,说钟馗本来是唐朝时一个举子,才华出众,考中了状元。但在金殿面圣时因为容貌过于丑陋,让皇帝厌恶,褫夺了他状元的身份,钟馗怒而自尽。皇帝也颇后悔,便封他为“驱魔真君”,让他去驱鬼除魔。至于是唐朝哪个皇帝时的事,就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了。
但这个故事本身比较牵强,在史书中更找不到影子,据宋人沈括考证,远在唐朝之前,从汉朝到南北朝,都有很多人以“钟馗”或“钟葵”为名,可见钟馗崇拜还在隋唐开科举之前。原来在先秦时代的古语中,木棒称为“终葵”,西周有一家商遗民“终葵氏”,就是做木棒的。“终葵”读快了就是“椎”字。大部分时候,木棒都可以称为椎,但是木棒也是驱邪仪式的一种重要法器,在仪式上为了严肃郑重,还长期保留了原来的读法。随着语言的演化,几百年后人们已经不知道“终葵”是什么东西了,当成了某种神灵的名字。
钟馗斩恶鬼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南北朝的道经中,唐朝敦煌经卷中有“驱傩之法,自昔轩辕,钟馗白泽,统领居仙”之句,可知钟馗是驱傩仪式中请的神。驱傩是古时候除夕时举行的一种民俗仪式,击鼓传火把,驱除疫鬼,以保来年平安。钟馗是当时驱傩仪式中常见的神。仪式上巫师戴上如鬼怪的面具,就象征着钟馗驱鬼。但“驱傩”是一年才有一次的仪式,而恶鬼每天都可能侵扰,所以从唐朝开始,表示祥瑞御免的钟馗画像流行开来,和日历挂在一起,可以终年保平安。这就把钟馗进一步人格化了,其丑怪可怖的容貌来自于傩仪中的面具。既然有这个神,就要有关于他的故事,钟馗的画像是唐朝出现,种种钟馗传说以唐朝为背景流行开来也不奇怪了。
唐:孙悟空
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妖怪,孙悟空的原型很可能是一个真实人物。唐玄奘的传记中说,唐贞观元年(627年),玄奘去印度取经,还没到玉门关,从人都散了,正在发愁,却遇到了一个叫石槃陀的胡人,此人身体壮健,敬玄奘为师,并找马让他骑乘,与他同行。但到了半夜,石槃陀悄悄拔刀,欲杀玄奘,玄奘起身诵经,念观音菩萨之名,石槃陀才悬崖勒马。第二天,因为前路艰险,石槃陀萌生退意,告别玄奘而去。这和《西游记》中唐僧和悟空相见之初,悟空拜师找马,不告而别,后要杀害唐僧,却被紧箍咒吓退的过程不无相似。更有学者推测,石槃陀这个“胡僧”,被讹为“猢狲”,而在佛经中又经常有猿猴听高僧说法后得道的故事,因此演变成了后世的石猴孙悟空。
无论如何,到了南宋,玄奘取经的传奇成了流行的故事,出了一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面就有了毫无疑问是孙悟空前身的“猴行者”,此猴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活了两万八千岁,也曾经偷过王母的蟠桃,可形象却是一个文质彬彬的白衣秀士,没有兵器,而且动辄吟诗作对,和后来的孙悟空差别很大。因为诗话脱胎自佛教的宣教故事,里面的人物自然不能太凶太暴力了。
这位猴行者会一些法术,降服了一些妖魔,送三藏平安到了天竺,不过过程平铺直叙,意思不大。后来的说书人为了增加兴味,一代代改变猴行者的形象,夸张他的神通,编的故事也更加离奇。到了元末明初,杂剧《西游记》问世,其中已经出现了和今天相差无几的“妖猴”孙悟空,一出场就是偷了王母的仙桃,被托塔李天王追捕,还得意洋洋地自称“九天难捕我,十万总魔君”。不过这个悟空好色成性,喜欢掳女子为妻,自号通天大圣,是齐天大圣的弟弟,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在宋元时代另有一些传说,是关于猿猴淫人妻女的,其中一个很有名的故事是“齐天大圣”申阳公掳了他人的妻子,后来被紫阳真人收服。将西游故事里的猴行者说成是那位齐天大圣的亲戚,并加进去一些类似的情节,显然可以招揽更多的听众。不过时代一久,人们渐渐混淆了两只猴子,到了小说《西游记》中,干脆将孙悟空和齐天大圣说成一个人,又删掉了有损形象的色情内容,就出现了我们熟悉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