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战胜人格障碍
》
售價:HK$
66.7
《
逃不开的科技创新战争
》
售價:HK$
103.3
《
漫画三国一百年
》
售價:HK$
55.2
《
希腊文明3000年(古希腊的科学精神,成就了现代科学之源)
》
售價:HK$
82.8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59.8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58.9
|
編輯推薦: |
分类建议:图书 中小学教辅 教师用书 学科教学
1.凝聚作者二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精华,几位语文教学专家联袂推荐,写给语文教师的一部精彩之作。
2.如果你困扰于无法上好一节语文课或是困扰于在语文教学上没有新的突破,那么,本书都会助你找到出路。
3.摈弃泛泛的“经验之谈”,对于语文教学的三大板块——文本解读、课堂教学、写作训练,给出了不同的解读视角。
4.既有对语文教学细节的微观研究,也有对整个语文课程体系的宏观把控,读后反思,读后实践,你也会有“语文不过如此”的感叹。
|
內容簡介: |
尼采在《第七种孤独》中说:
我不可能当自己的诠释者
但若有人一心追求自己的路向
他的光明大道上
就会出现我的影像
本书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别样的生存——
她试图诠释自己,但绝不以范式自居。
她走出了自己的路,却并不鼓励你亦步亦趋。
她努力引导你走向那最好的,并且深信你可以抵达。
因那最好的就在你自己的生活中,在你自己的心灵里。
每一个在路上的人,都不会是她。
但向着明亮那方的每一个人,都会有和她一样的背影。
|
關於作者: |
熊芳芳 广东省广州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首届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湖北省荆州市骨干教师、荆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江苏省苏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广东省广州市骨干教师,《求学?高分作文》杂志编委,《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世界》封面人物,《教师月刊》“新锐人物”,《作文指导报》“名师有约”专栏人物。多次获得全国、省、市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市政府优秀社会科学成就奖,近年来应邀赴全国多地及新加坡等地讲学60余场。发表论文200余篇,已出版《生命语文》、《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等教学专著。
|
目錄:
|
自 序 别样的生存
第一章 文本解读,不过如此——原味?深味?新味
原味
咬文嚼字
知人论世
以意逆志
深味
辐集式
纵横式
俯瞰式
新味
理性审视
感性共鸣
知性推理
第二章 课堂教学,不过如此——切入?设问?结语
切入
重点
疑点
难点
设问
发问
追问
促问
结语
小结
编结
总结
第三章 写作训练,不过如此——活着?思考?说话
活着
日常生活
艺术生活
道德生活
象征生活
思考
感性?理性?知性
有我?唯我?无我
意思?意义?意境
点式?线式?圆式
说话
语言的光泽
语言的密度
语言的弹性
语言的张力
|
內容試閱:
|
咬文嚼字
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文本通过语言建立了一个“意义和情感场”,不同的人在这个“意义和情感场”里会引发出各自相通或相异的体验。对教师来说,重要的是架构起一座沟通学生生命的原初经验和文本的意义及情感经验的桥梁,因为“本来每个人都只能直接地了解他自己的生命,知道自己处某种境地,有某种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至于知道旁人旁物有同样的知觉、情感、意志和活动时,则全凭自己的经验而推测出来的”(《朱光潜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35页)。
要读出原滋味,就需要通过咀嚼文字,品味语言,借助读者情感经验的桥梁,进入文本的那个“意义和情感场”。
对文本的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添加
所谓“添加”,就是在原文上添加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课文的语言。
例如,《醉人的春夜》中“咦!骑车的小伙子又回来了。陈静心里却紧张起来:‘这么晚了,他……’”,这里的省略号,可以让学生试着把内容补充出来,添加上去,会发现省略号更能形象直观地再现陈静羞怯、戒备的心理。再如《最后一课》的高潮部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韩麦尔先生究竟想说什么而又终于没能说出?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他的心头汹涌澎湃?此处不妨让学生把韩麦尔先生想要说的话一一添加上去,通过比较体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又如《七个铜板》,将标题添加一个字,改为《第七个铜板》,讨论一下文章的主题和主人公会发生什么变化。细心比较就会发现,原题以母亲为主人公,表现母亲在贫穷中的苦中作乐和心酸挣扎;添加后的标题以乞丐为主人公,表现乞丐在自己一无所有的情况下还乐于捐出仅有的一块铜板为“我”的母亲凑齐七个铜板的善良心地和超然的人生态度。
二、删减
所谓“删减”,就是在原文上删减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课文的语言。
比如,在教学冰心的《父亲的“野”孩子》时,可故意在板书课题时将标题中的引号漏写,让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然后讨论为什么不能漏写这个引号。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如果我们删掉句中的“觉”字,文章便少了无穷意味。少这一字,则真成了客观上自由的人,而不再是一种主观感受。但实际上这自由、轻松与愉悦只是短暂的,甚至是一种逃避和自欺,一个“觉”就使得文字的背后有了一种深沉的无奈和忧伤。还有,“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中的两个“一定”,也强调了作者内心深处难言的苦衷和深刻的无奈。教学中可让学生试着删掉这两个词,比较一下表达效果。再如,《荔枝蜜》的结尾段——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也可用“减”法来体会这一段的作用,理解作者对蜜蜂情感的升华、结构上的映衬照应、中心的进一步深化。
三、调序
所谓“调序”,就是调整原文的词序、句序、段序使之变换在文中的位置,让学生品味语言的妙处。
例如,《渔夫的故事》,想想魔鬼在四个世纪里不同的想法是否可以调换顺序——第一个世纪:“使他终身享受荣华富贵。”第二个世纪:“把全世界的宝库都指点给他。”第三个世纪:“满足他的三种愿望。”第四个世纪:“谁要是来解救我,我一定要杀死他,不过我可以让他选择怎样死。”从而体会魔鬼由等待、盼望到失望、绝望终至愤怒、仇恨的心理变化。
四、置换
所谓“置换”,就是采用置换课文的标题、标点、字词、句子或段落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课文的语言。
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标题如果换成“第一次爬悬崖”、“脱险”、“永远不能忘记”、“战胜恐惧”、“八岁的记忆”、“最初的那一小步”、“当朋友离我而去”、“父亲的话”、“星光下的悬崖”等,效果如何?
又如,《雷雨》中周朴园的台词:“你的第二个孩子,不是已经抱走了吗?”将句中的“你”置换成“我们”,周的无情与残酷形象便会大为减色。
五、勾连
所谓“勾连”,就是采用联系文中前后词语、句子或段落的办法,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和语境来揣摩语言的内涵及妙处。
例如,《晴雯撕扇》中晴雯的火气是怎样一步步被挑旺的,可以联系前后的语境体会:第一步——宝玉撇得清(“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业,难道也这么顾前不顾后的?”晴雯本无心攀权附贵,但潜意识里是爱恋宝玉,舍不得离开他而嫁出大观园的);第二步——宝玉说得绝(“你不用忙,将来横竖有散的日子!”十分肯定,毫不挽留);第三步——袭人装老大(“好好的,又怎么了?一时我不到,就有事故儿。”);第四步——袭人分亲疏(“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第五步——宝玉痛许诺(“你们气不忿,我明儿偏抬举他。”);第六步——袭人下贬词(“她是一个糊涂人,你和他分证什么?”)。这样前后勾连,就能在情节和细节中准确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六、对比
所谓“对比”,就是将课文中或横向或纵向形成对照的内容放在一起比较、品味、推敲,体会其妙处。
例如,《项脊轩志》中,归有光的两处“哭”(想到去世的母亲而“泣”、想到去世的祖母而“长号”)和一处“不哭”(最大的悲伤——科考屡屡失意之时偏又中年丧妻——竟无一字写哭),其中意蕴深刻,值得对比玩味。想到母亲,与妪同泣,是单纯表现亲情;想到祖母,长号不自禁,不仅表现亲情,更表现了对祖母殷切期望的感念和对光耀门楣的使命感;爱妻是他一生当中最重要的女人,从几个细节和妻子转述跟小妹的对话就可以知道夫妻二人情深意浓。爱妻的早逝应是他心中最大的伤痛,加上29岁仍未考取功名,遂万念俱灰,然而此次却无一字写哭,作者规避了与上文重复使用相同的表现手法,从侧面表现他多年无法振作的巨大伤痛,造成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更为震撼人心:
吾妻死,室坏不修(沉浸在伤痛之中,无心料理房屋)。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抑郁成病),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异于前”,以免睹物思人,想要努力走出来,重整旗鼓)。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异于前”也无法忘记,索性离开,为了祖母和爱妻的期待而放手再搏)。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树已根深叶茂,爱妻的生命和“我”对爱妻的深深怀念也在树的里面延续,爱妻对“我”的期望也暗含其中,所以“我”始终没有放弃,终于在六十高龄考中了进士)。
“泣”、“长号”和当哭不哭的对比,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和文字背后透露出的丰富的人生况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