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周易
》
售價:HK$
44.6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HK$
67.2
《
乾隆制造
》
售價:HK$
87.4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HK$
304.4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HK$
316.2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HK$
76.7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HK$
65.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HK$
77.3
|
編輯推薦: |
本书2009年1月面世,
在《北京青年报》等报纸连载,广受欢迎。
2010年1月,在《出版人》杂志与新浪网 联合主办的“2009中国书业年度评选”中 ,曾获评“年度教育类图书奖”。
常青藤的教育目标,绝不仅仅是研究导向,更是成功导向。这种成功,也并不仅仅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世俗成功,更是人的成功。
常青藤的理想,是培养一个完美的人,一个能让自己幸福、也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
|
內容簡介: |
作者指出:拙作《一岁就上常青藤》的宗旨很简单:在中国掀起一场家教革命。
中国的家长有个倾向:迷信名校,迷信专家。即使是自己受了良好教育的中产阶层也不例外。他们总觉得,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进个好的学校,然后就彻底把孩子托付给学校。孩子成长中的种种问题,最终也就被归结为学校的问题。
中国的学校确实有许多问题。但任何一个成熟的人都明白:这些问题不仅不可能一夜之间解决,甚至在我们有生之年也很难解决。你的孩子不可能等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以后再成长。同时,中国的家长还经常忽视另外一点:家教比学校更重要。孩子成长中出现了问题,家长要负主要责任。
本书就是由此而来。我所要展示的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孩子在家里就能接受一流的教育。当家长负起责任来以后,孩子一岁就仿佛是上了常青藤。这比日后上什么好学校都重要。
“常青藤教育”,是从美国常青藤盟校的教育中总结出来的。它强调教育的对话性和互动性,要求父母或老师尽可能把自己摆在和孩子或学生平等的位置上,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品格和社会能力;帮助他们吸收知识,让他们自发地提高理解力、分析力、感受力和表达力。在5岁以前,孩子基本可以不读书识字,但这几年却是形成人格的重要阶段。需要父母格外当心。
作者夫妇悉心观察、揣摩美国家庭和学校教育,汲取精华,并将其贯彻于他们的女儿的教育培养中,成效斐然。其经验和理念极具颠覆和启发性。
|
關於作者: |
薛 涌 著名时评家
1961年生,北京人。
1979~1983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1983~1986年供职于《北京晚报》。
1986~1993年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
1995~1997年就读于耶鲁大学东亚研究硕士课程。
1997~2004年就读于耶鲁大学博士课程,2006年获博士学位。
2004年起在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历史系任教。
著有:《直话直说的政治》《右翼帝国的生成》《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精英的阶梯》《中国不能永远为世界打工》《中国文化的边界》 《谁的大学》 《草根才是主流》 《学而时习之:论语研究之一》
《参与孩子的成长》等书。
|
目錄:
|
目 录
常青藤是什么1
导读1
一岁就上常青藤1
什么是常青藤的教育1
不平等的童年2
常青藤的第一课:啼哭5
用古典音乐帮助孩子入睡8
“常青藤原则”戒除打孩子11
孩子要宠不要惯——从分床说起15
父母:孩子的第一个常青藤教授18
常青藤式的幼儿园——兼论孩子不必早读书22
正向心理循环27
培养孩子与众不同的心态34
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38
让孩子面对观众43
千万别低估了孩子——女儿的钢琴课51
有机识字法56
让大人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让孩子从大人的角度看问题58
孩子中的政治与权力65
如何让孩子发展政治智慧68
小小的领袖们70
教孩子当世界的主人72
华尔街怎么养孩子76
第一,让孩子花自己的钱78
第二,教理财,更要培养领袖的素质80
第三, “忆苦思甜”83
第四,谈贫说富86
第五,孩子是否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90
第六,让孩子在感激而不是怨恨中长大94
第七,让孩子早早打工97
第八,培养一个负责的孩子102
第九,教孩子发展稳定的人际关系104
第十,“少儿总裁班”:企业家的才能、慈善家的品性108
第十一,品德与经营能力114
第十二,娃娃大亨117
第十三,怎样培养金融家120
美国人为什么不肯留钱给孩子124
智商与早期教育130
“智本主义社会”的成功阶梯130
钱再也挡不住你的孩子上常青藤145
上大学要多高的智商156
智力开发能造就神童吗161
天才危机172
一代天骄178
怎样培养白领183
勤奋的童年188
新加坡数学征服美国190
互联网使人变傻了吗194
——美国的阅读危机
美国的高中198
美国的高分复读生198
美国高中的精英化201
美国高中的两极分化206
美国的高考指挥棒是怎么指挥的211
高中正在消失215
全美高中排名219
孟母三迁的美国版226
——学校能否整合分裂的社会
美国的教师荒231
美国人怎么把高中建成了“泰姬陵”237
从美国教育中学什么242
穷孩子自卑是父母的问题242
在美国过万圣节246
美国的残疾人249
暑假的孩子251
美国青少年经济的背后254
学学美国人的穷258
访问学者为什么拖家带口地出国263
看美国小学生的品德教育265
义务教育要非官僚化268
|
內容試閱:
|
每个孩子都是个天才。父母的责任是发现她或他是个什么天才。你把孩子当天才,她或他才能成为天才。即使确实不是天才,一个相信自己是天才的孩子,也有着更高的自我期望值、更远大的理想、更充分的信心,即使最终不可能有天才的表现,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家长如何从小就和孩子建立起平等的关系,通过对话、讨论、协商的方式引导孩子走上她的人生道路,接受良好的教育,为未来的成功做准备。
我们都希望教育要以孩子为中心。但是,当我们形成一套关于孩子的成见后,教育就不是以孩子为中心,而成了以家长或老师为中心。那些越是觉得了解自己的孩子的家长,就越容易掉进这样的陷阱。“常青藤原则”要求家长不停地和孩子对话,观察孩子对各种事务的反应,然后再发展出自己的对策。这一过程,不仅孩子会学到许多,家长也会学到许多。
孩子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复杂程度不同,但基本规则差不多。常青藤式的教育不会对孩子灌输政治意识,而是要针对孩子碰到的日常问题,帮助她思考,启发她通过自己的世界了解成人的世界。这样,她就变得更有分析力,以后碰到成人的世界,也更有自信。用我们的话说,她“政治觉悟”算是相当高的了。
常青藤是什么
为什么要“一岁就上常青藤”?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常青藤”是什么。
所谓“常青藤”或“常青藤盟校”,指的是美国东北部最著名的8所大学: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康奈尔、布朗、达特茅斯和宾夕法尼亚大学。这8所大学,除了康奈尔建于1865年外,全都是在十七八世纪创建,属于美国历史最悠久也最为精英的大学。到了19世纪末,一批研究性大学崛起,如麻省理工、斯坦福、芝加哥大学等等。如今,这些新起的大学至少已经和常青藤并立而为世界一流名校了。但是,在习惯上,人们还是把精英教育称为常青藤教育。
也许,这还不仅仅是习惯而已。即使从今天的角度看,论诺贝尔奖得主,哪个常青藤大概也比不上出了8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的芝加哥大学;论科技人才,麻省理工和斯坦福则大概会超过一般的常青藤盟校。但是,如果你查一查包括总统、议员、政府官员在内的美国政治精英、企业总裁、顶尖的律师、媒体中“大腕”,乃至其他领域的领袖人物,那么常青藤肯定是最为人才辈出的地方。常青藤的教育目标,绝不仅仅是研究导向,更是成功导向。这种成功,也并不仅仅是我们一般意义上有权有势的世俗成功,更是人的成功。常青藤的理想,是培养一个完美的人,一个能让自己幸福也能给别人带来幸福的人。常青藤要培养的是下一代人中的领袖。这代领袖的价值观念、远见和能力,都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前途。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常青藤也不再是一个美国的概念,而且是世界的概念。首先,常青藤是美国最好的大学,也是世界最好的大学。连伦敦出版的《时报高等教育增刊》的全球大学排名,也恭恭敬敬地把哈佛、耶鲁列于首位,本土的剑桥、牛津反居其次。第二,常青藤作为世界最好的大学,是对世界开放的。比如,近年国内的报纸上频频有报道:某省某少年被某常青藤大学录取,获得5万多美元的奖学金等等。这并非一般的新闻炒作。常青藤确实正在逐年扩大在中国的招生。而且,中国学生一旦被录取,大部分都会获得全奖,即学校提供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越来越多的中国最优秀的高中生,当然也以进常青藤为首要目标。
我们夫妻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上大学,虽然在各自所在的省市高考中都名列前茅,但没有赶上当今这种教育全球化的时代。不过,我们的运气还算不错:两人都享受了中国和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国内时分别是北大和复旦的本科生,毕业后工作多年,又先后到耶鲁攻读硕士、博士课程。虽然没有在常青藤接受本科教育,至少在那里接受了研究院的教育。本科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特质,可以对常青藤有“零距离”的观察,但毕竟4年就毕业了。漫长的博士课程再加上前面的硕士课程,则让我们在耶鲁校园内一泡就是将近10个春秋,使我们在充裕的时间内对常青藤教育有了近距离的观察和亲身的体会,特别是对中国人在接受这种教育时会碰到什么样的问题、怎样应对,有着独特的跨文化视角。更为幸运的是,我们的独女,是1999年夏天我们读书期间在耶鲁-纽黑文医院出生的。她的许多小朋友都是耶鲁子弟。我们和这些孩子的家长也交往密切,得以观察他们的教育方法。后来我接受了萨福克大学的教职,全家移居到波士顿这个名副其实的世界教育之都。要知道,波士顿所在的马萨诸塞,连续几年被评为美国“最聪明”的州。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7年的首次全美公立高中的排名中,马萨诸塞的学校系统在各州中名列第一。这主要是因为在大波士顿地区集中了一大批优异的学校。在全美前100所优异的公立高中里,大波士顿地区就有5所。许多哈佛、麻省理工的教授的子弟,以及波士顿高科技界人士的孩子,就在当地读书。这样的环境,使我们得以接触更多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家长。比如小女的教父教母,就是一对典型。他们用自己的教育哲学培养了一个出色的女儿。她几年前在哈佛毕业后,又在牛津拿了硕士,研究古希腊文和拜占廷文化,最近正在准备申请博士学位。我们在养育女儿的过程中,从来不忘对这些家庭的观察和求教。
以上的经验和观察,使我们扩充了“常青藤教育”的概念。记得在美国曾有位企业领袖说:“你就是让那些哈佛的新生不上学、随便干点什么,等20年后他们还会比别人成功。关键不在于哈佛教了他们什么,更在于哈佛选了什么样的人。”可见,常青藤的教育并不仅仅在于狭隘的学校教育本身。那些刚刚进常青藤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都已经具有了一些“常青藤素质”。这种素质不必也不能等到进了常青藤盟校后才开始培养,那已经太晚了。常青藤教育要从小开始。这也是本书的标题“一岁就上常青藤”的来历。我们综合了许多常青藤圈子中的经验。这包括常青藤出身的父母、常青藤学生的家长以及我们自己的育子经验。
如果说天下的教育方式都大同小异的话,本书就没有写的必要了。作为被中国的家长调教长大、在北大复旦读了大学,又到耶鲁读书并成为一位美国孩子的父母的人,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常青藤的教育和中国的传统教育是多么不同。比如说,中国传统的教育大多从背书开始,现在更有提倡读经的。即使不走这种极端的家长,让孩子背诵“锄禾日当午”“白日依山尽”等等也是家常便饭。与此相关,中国的孩子识字特别早。但在常青藤的教育中则找不到这一套。要知道,“常青藤”最初是上面提到的美国8所名校的体育联盟的名字,这些学校通过这个联盟彼此之间有固定的体育(特别是球类)联赛。也就是说,如果按字面意思讲,“常青藤”讲的是体育。
为什么美国人用一个大学体育联盟的名字来称谓最精英的教育呢?除了偶然形成的习惯外,就是因为体育在西方自古以来就是精英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领袖的必修课。体育教给孩子遵守规则的法律意识、和队友合作的“团队精神”、激励和团结全队的领袖才能、必胜的决心和竞争的勇气、正确地面对失败、尊重对手的公正精神等等。这些正是市场经济社会中基本的游戏规则。渗透到儿童教育层面,信奉这种教育原则的托儿所、幼儿园,也是通过游戏来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技能。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在中国一般是让孩子背下来,不管是否理解都能脱口而出。但我女儿在幼儿园里则不是这么训练的:老师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玩具。如果一个男孩子把女儿的玩具抢走,闹得女儿大哭起来,老师就停下来开导那男孩儿:“如果一个更大的孩子抢走你的玩具怎么办?你是不是也会像她这样哭呢?”直到孩子们都懂了这个道理。这样小的孩子,当然不会像常青藤盟校的运动员那样去打橄榄球。但是,在通过游戏来传授社会上的“游戏规则”这一点上,幼儿园的游戏和常青藤的球场还是一样的。这种教育反对的就是死记硬背。西方甚至有的研究把孩子识字早的日本和7岁以前不识字的一个欧洲国家进行对比,发现后者人口中人均诺贝尔奖得主比前者多得多。我在书中还会提及另外一系列研究:过早的死记硬背的教育,虽然使孩子头几年学业上领先于人,但日后则容易厌学,学习成绩一般会落后于那些晚开始的孩子。
女儿的教母还对我们讲起她自己的女儿从小在一所著名的私立学校受教育的情况:上地理课时,老师不要求孩子们记住各国的地理位置、人口、首都等等信息,而是让孩子们先自己想象一个国家,包括地理位置、气候、自然资源、人口、文化、经济、政治制度、外交政策等等,看看这个想象中的国家应该怎么管理,如何在世界上自立。然后老师和同学会据此提出各种问题让这个孩子来回答。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在我们传统的地理考试中肯定考不过中国学生。我虽然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女儿抛开地图完全靠想象力来学地理,但是我更愿意她接受这种激发想象力和思考力的教育。
最近媒体上经常讲美国的新总统奥巴马儿童时期的故事,也颇能说明问题。奥巴马小时候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据说是经常要归根结底地问一个问题:这样是不是公平?如果说他那时有什么“总统相”的话,这就是最大的“总统相”。政治家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不就是个公平吗?是他的思考决定了他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他背会了什么书。想想看,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中,孩子们最大的责任就是记住大人告诉自己的事情,很少有讨论,更不用说提问了。我小时候就因为爱提问,被大人视为是调皮捣蛋、缺乏调教。常青藤的教育则正好相反,总要从孩子的问题开始、让孩子自己启动自己的大脑。孩子只有学会挑战大人,长大才可能超过自己的上一辈、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因此,我们在教育女儿时,并非仅仅“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时时告诉她我们都从她身上学到了什么。每次大家对一件事情有不同看法,都要细致讨论。如果女儿对了,我们就及时向她致谢,帮助她看到自己这么小小的年纪是如何教育了父母。这样,她从小面对世界就建立了自己的信心,能发出自己的声音(有自己的观点并且勇于表达),相信自己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这就是常青藤的教育。这种教育绝不仅仅限于课堂,而是渗透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从孩子啼哭时是否要抱,到出去购物怎么花钱,几乎无所不包。本书细致地描述了这样的教育原则,希望给中国的父母们在望子成龙时打开新的一扇窗户。
我永远也不能忘记初为人父、护士把刚刚出生的女儿包裹好递到我手里那瞬间说的话:“接好了,这是你未来20年生活的中心!”我把孩子接过来,那柔软的小生命立即热乎乎地偎依在我胸前,让我感到自己开始了第二个人生。应该说,护士的那句话,是我们夫妇接下来这么多年生活的精确写照。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慌慌张张、战战兢兢,热切地学习身边一切能够学习的东西,把教育孩子当成是教育自己的过程。希望这本书,能够作为这样的生活的一个证词;希望其他家长能从这些证词中分享到对自己的孩子有益的东西。最后,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妻子庄玮。是她承担了教育女儿的主要使命,并且展示了罕见的教育天才。有许多研究指出,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最大的就是母亲。我虽然写了这本书,但就像写了《孙子兵法》的人未必是个优秀将军一样,我在教育女儿的问题上,绝对是个配角,所总结的许多经验,其实也是做母亲的经验。女儿主要还是妈妈抚育的。所以我常对小女说:“你有一位天下最好的母亲!”当然,我更相信,如果这位“天下最好的母亲”日后能亲自为孩子和家长们写一些东西,其贡献肯定要比这本书大得多。
导 读
一百年以后的今天,你现在开什么车、住什么房子、赚多少钱,都变得无关紧要。而有关紧要的,是你如何养育孩子。
——波士顿郊区所见的车窗语录
许多父母都梦想着有朝一日送自己孩子进常青藤。那么,怎么进常青藤呢?当然首先是要让孩子到高中毕业时具有“常青藤素质”。本书的主旨是:要使孩子到时候具有这种“常青藤素质”,就必须从孩子出生开始用常青藤的哲学、原则和方法对之进行教育。这样,即使你的孩子在现实中没有机会进常青藤,也会具有“常青藤素质”,进而在越来越要求创造力的未来世界中更有竞争力。我还要指出,这种常青藤的哲学、原则和方法,和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有着深刻的冲突。连以提倡“亚洲价值”著称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也在几年前警告儒家式的死记硬背教育太缺乏创造性、无法应付未来世界的挑战。在中国,许多家长,特别是拥有独生子女的新兴中产阶级的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梦想,梦想着下一代能拥有一个自己不可企及的,甚至难以想象的美好人生。但是,你不能奢望孩子靠着和你所受的那种同样的教育来实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你的这种梦想如果不以一个崭新的教育为起点,就可能永远仅仅是个梦想。这本书,则要讨论实现这些梦想的具体路径,要以“常青藤原则”向陈腐的、死记硬背式的教育宣战,试图在中国掀起一场家庭教育的革命。
从小让孩子接受常青藤的教育,首先要改变我们所习惯的教育观念。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权威主义式的:讲究满堂灌、死记硬背,上课很少给学生留出提问和讨论的时间。孩子的教育起点,常常是从背古诗开始。我所讲的“常青藤原则”,则强调教育的对话性和互动性,要求父母或老师尽可能把自己摆在和孩子或学生平等的位置上,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品格和社会能力;帮助他们吸收知识,让他们自发地提高理解力、分析力、感受力和表达力。在5岁以前,孩子基本可以不读书识字,但这几年却是孩子形成人格的重要阶段。需要父母格外当心。
而更不可忽略的是,中国传统的教育过度强调个人的成功。如今人们有一个普遍的成见,认为中国文化体现了“亚洲价值”:社会优先,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教育上也压制个性,以保证整个社会的利益和秩序;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认为群体终究是由个人组成的,因而在教育上弘扬个性,甚至到了自我中心的地步。于是,向西方学习、走向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就意味着更要强调个人成功了。这实在是关于中西文化的最大误会之一。中国的帝制传统,是中央权力控制一切,当然要压制个人、服从官府。但是一个结果是,老百姓没有参与公共决策,也就对公共秩序(即不是建立在自己所制定的规矩之上的秩序)没有自发的忠诚;于是在官府管不到的领域,大家都只顾自己,缺乏基本的公共责任。西方则至少自中世纪以来就有着强烈的地方自治传统。上面政府的权力相对很弱,也很受约束。地方事务是大家商量决策、自己来管理。因为个人参与了这一自治的决策过程,对这一决策的结果(也就是自己制定的规矩)就有强烈的忠诚和尊重,哪怕个别决策并不合乎自己的意志。这就导致了西方社会普遍存在的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在本质上是个“私人领域”。中国在这个领域里,政府大力宣扬集体主义、做官样文章;但政府一背过身去,家长们就只鼓励孩子个人成功,不太考虑别人和社会。而美国在教育上很少有政府的官样文章,公立学校也多是靠当地老百姓自己定下来的房地产税支持的公益,家长们则大多从小鼓励孩子为社会服务、帮助别人,并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和技能。他们知道,一个只想自己的人很难在社会上成功。个人成功是社会对这位个人为社会所提供的服务的报偿。孩子们必须懂得:你的成功是由你为别人做了什么而界定的,并不是由你为自己做了什么所决定的。这样的社会氛围,使公益和私德充分整合,给孩子提供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我提出的“常青藤原则”,也是从这一理路出发,特别强调服务社会的重要。
应该承认,在以上这两点中,第二点所讲的社会责任,属于利他原则,离中国的现实和观念结构都比较远,不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我准备留在本书的具体行文中详细讨论。与此相对,第一点所讲的对话和启发式教育,则属于利己的范畴,几乎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在此不妨先做一番简单的分析。
所谓对话、讨论的方式优于死记硬背等等,说说很简单,真落实到实际生活的细微末节上其实是非常困难的。我不妨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有多少家长一方面知道中国传统式教育的弱点,一方面又要让自己的孩子在那里背古诗?我想这样的人还是很多的。我的亲友中就有一大片。这是大道理无法落实在具体生活中的例证。与此相对照,我的在美国生长的女儿,如今已经9岁,几乎没有被要求背过任何东西。唯一的例外,就是她在7岁时上了个歌剧夏令营,在两个星期内记住了全剧的台词。不过这也绝不是死记硬背。她自己甚至没有有意识地背过,只是跟着大家学歌,最后自然全唱出来了。她的成长,体现了不同的教育哲学——一种能在生活中落实的哲学。在那么小的年纪,如果你让她死记硬背的话,她可能背不下来剧本;即使背好了,心情也不会太快乐,演出效果也打折扣。她能自然而然地记住,我看主要是因为整个歌剧对她来说是第一次登台演出,她要面对观众发出声音,出足风头,还要在一片掌声中行她最喜欢的谢幕礼(她曾在一次芭蕾演出中行跪地谢幕礼,在掌声中是如此陶醉,竟然拒绝站起来)。这使她那几天沉浸在极度亢奋之中,记忆起来当然无师自通了。这个问题,我在书中也进行了重点的讨论:给孩子充分的注意力,让她们在世界面前表演,能刺激她们的责任感和上进心,增强她们大脑运转的效率。这种注意力、这种亮相的机会,在常青藤式的互动、讨论的框架中最容易获得。
我个人青少年时代的经历也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上高中时为了对付高考要学古文。老师说必须背熟50篇古文才能进考场。大部分同学愁眉苦脸,死活背不下来。我则在上课前一概不预习;老师讲解时,打开课本认真地听,逐字逐句地理解;等一堂课讲完,合上课本,我就可以站起来当众把文章背出。如今想起来,这似乎挺神。十六七岁时的脑子毕竟好使。但是,我能如此,还在于有别人没有的动力。我因为喜欢历史,常常和家父所在的国家机关的同事侃历史。那年月离“儒法斗争”的政治运动相隔不久,在国家机关当干部的要学历史。我作为小孩子跟着起哄,给大人印象深刻,觉得我少年老成、有学问,见了我父母就恭维一番,弄得我这个一向被父母看不上眼的孩子得意洋洋,总想出风头。一读古文,我脑子就兴奋起来,格外留心,觉得学完后碰到哪位叔叔马上就能“出口成章”地吹一通了。所以,学古文时的心态,大概和女儿唱歌剧时的心态差不多:一想到马上要向别人抖搂抖搂自己的才分,就如饥似渴地把值得抖搂的东西都记住了。再看那些只吸收不表现的同学,则无一例外地一筹莫展。所以我说,从小背古诗的教育,很可能阻碍孩子的智能发展,伤害其创造力(当然,小孩子背了古诗,大人一夸,自我感觉甚好,有表演的意味,有的孩子甚为起劲儿。但这毕竟和我学古文不同。十六七岁时学古文,确实有理解力,又有历史的兴趣激发,活学活用。小孩子背古诗不知其意,要机械得多,久而久之感受麻木、大脑生锈。这个问题书中的具体方面再细致讨论)。要知道,每年都有许多在国内大学里非常优秀的学生被招进常青藤,但也有许多人无法适应那里的学术要求,甚至惨遭淘汰。死记硬背的教育不改,以后孩子真上了常青藤也很难成功。
我必须声明:我从来不认为上常青藤应该是人生的目标。人生应该有高得多的目标。上不上常青藤,也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如果我的孩子以后真上了常青藤,我就会对她说:“20年以后的今天,没有人在乎你十八九或二十几岁时在哪里读书。人们看的,是你究竟为这个世界做了什么。如果那时你所能谈的仅仅是年轻时候在一个名校读书的话,那只能说明你一事无成。”不过,这些话还是要留到她再长大一些时说。毕竟,常青藤提供了最好的高等教育。家长的责任则是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最好的机会。从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和环境的角度说,从实现人生目标的技术手段的角度说,上常青藤可以是中小学阶段教育的一个具体目标。这一点,随着高等教育竞争的激烈变得越来越清晰。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检讨一下美国高等教育最近的发展。众所周知,哈佛大学在过去几年,一直给家庭年收入在6万美元以下的孩子免费上哈佛的机会,2007年底又突然宣布:进一步减免中高产阶层的教育费用。从2008年起,年收入在12万到18万美元的家庭,只需用家庭收入的十分之一支付子女上哈佛的费用(包括学费、杂费和食宿费)。12万以下的家庭则支付的比例更小。有人算了一笔账:如果哈佛彻底实行免费教育(即包了学生的学费、杂费和食宿费)的话,等于一年放弃了15亿美元的收入。但是,哈佛2006年自己的“小金库”(即所谓的“捐助基金”)在股市中的回报就是将近70亿美元。这15亿对哈佛实在是九牛一毫。另一方面,美国的有关法律规定,各种基金会必须每年花掉基金的5%以上才能享受非赢利组织的免税待遇,但大学的捐助基金不在此列。国会目前正在讨论有关立法,要把大学涵盖在这5%的规矩之内。哈佛的捐助基金达350亿美元,2006年增值23%,但目前每年仅花掉4.3%,离5%的要求还相差甚远,需要想办法把钱花出去。其他常青藤也都大同小异。所以,《华尔街日报》上有人预测,用不了多久,年收入20万美元以下的家庭,也就是美国95%以上的家庭,送孩子上常青藤这样的一流学府会免费。但是,一般的大学没有这样的捐助基金,财政困难,不得不开源节流,雇用临时教师削减费用,同时增加学费填补财政赤字,可能造成教育质量下降、费用提高。结果可能会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上最好的大学免费,上次好的大学便宜,上差的大学反而最贵。这就好比豪华的“悍马”免费,普通的日本车便宜,土造的国产小排放车最贵。
这一两极分化的格局,无疑加剧了大学升学战,使从一岁到高中时期成为一个人最关键的教育期。孩子在这段时期教育成功、进了常青藤,那就一了百了,既不用为学费发愁,也不用为教育质量操心。但如果跳不过这一“龙门”,则在学费和教育质量上两头都没有着落。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书中介绍的一些美国的精英高中比大学还难,为什么许多家长宁愿一年花3万美元送孩子进私立学校,为什么许多有高学历的母亲,干脆辞职回家、专门监督孩子的教育。所谓培养“常青藤的孩子”,绝非儿戏!
中国的情况,用不着我多说。哈佛、耶鲁等等,毕竟是私立大学,当初大家是在一个起跑线上竞争出来的。中国则由政府大力对北大清华进行倾斜性投资,人为地加剧了大学的两极分化。能上北大清华,学费相对不高,并有越来越多获得奖学金的可能;但是,若沦落到一个小学校,学费昂贵不说,教育质量恐怕差得不着边际。同时,因为中国高等学校的腐败,即使是名校也靠不住。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高产阶层的孩子寻求到美国、欧洲,甚至到香港上大学。这就对大学以前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孩子到高中时素质如何,实在关系到其“人生起飞”的“起点”。
当然,如果你的孩子有杰出的人格和超强的能力,上什么大学并不是那么关键。从柏拉图到富兰克林,历史上的许多伟人都不是大学培养出来的。不过,我要提醒大家两点:第一,不要轻易假设自己的孩子就是这种伟人。有这个运气,比抽中了世界上最令人垂涎的彩票还难。伟人可以不需要大学教育。但对我们这种寻常之辈来说,上什么样的大学对人生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第二,即使你的孩子是伟人,那么伟人的品格也是需要培养的。事实上,从十二三岁到20岁出头,是一个人的“精神账户”,一辈子都要回来“提款”。这一时期的心灵积累,关系到一生的成败。而这一时期的大部分,也都是在上大学以前的阶段。中国老话说“一岁看小,三岁看老”,实际上正反映了早期教育的关键。我在书中讨论智商和早期教育的部分综合了国外的各种研究指出:人到17岁时个人素质的发展基本定型,再进行教育效果就不大了。而17岁以前,特别是14岁以前,可塑性则非常强。这时的教育,对其一生的影响是最大的。
那么,从孩子出生到上大学这一阶段,什么是成功的教育目标?为什么我们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的亲历和观察值得和读者们分享呢?
首先不妨谈谈教育目标。我把教育的目标分为三部分:灵魂、品格和能力。所谓灵魂,就是指一个人的价值观念。这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可惜,对许多中国的家长而言,这也许是最无足轻重的部分。我不得不略微多费些口舌。
直截了当地说,你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很聪明、事业发达。但是,她或他如果是个极度自私、六亲不认的人,甚至是个恶人,那么其才干和成功对你就都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们对孩子的第一希望,就是她是个好人,是个有同情心、有道德感的人。从最实际的角度说,这样的人也最容易成功、生活也最幸福。我在书中反复强调:那些自我中心、只关心自己下一张工资单的人,很可能会在为下一张工资单的忧虑中消磨掉平平的一生。而一个关心别人、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则更容易理解别人、更有兴趣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路径,因而也更可能成为社会的领袖,从社会中获得更多的报偿,享受辉煌的一生。我过去还写过一篇文章,讲美国的一些名校委托中介公司寻找有才能的贫困学生,以便提供资助使他们享受一流的高等教育。其中的一个选择标准,就是看看这些候选人在从事社会服务方面的业绩。用一位大学录取办公室官员的话说:你穷并没有关系,但如果你在穷困中还能想到别人、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那就说明你能够超越自己、感受到对他人的责任。而这恰恰是成功的种子。可见,生于穷困而能时时刻刻想着别人的人,一般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去年加州大火,则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这一问题:大火烧掉许多民宅,许多上百万美元的房子和其中的所有家当一夜之间都化为灰烬。电视记者采访一个受害者:“你怎么承受这样的打击?”她回答:“开始的时候根本无法承受。一生的心血全没了,还怎么承受?但是,当我开始帮助别的受害者时,情况就变了。你越是帮助别人,越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内心的痛楚就越少。”道理也很简单:她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自然痛不欲生。但是,通过帮助别人,她感受到自己还有内在的财富可给予,觉得活着有意义,也由此获得了生活的信心。一个只想自己的人无法体会到这样的幸福。应该说,这种精神,在中国社会里是非常少见的。中国的家长也不这么教育孩子。如果孩子从小的教育中没有这些利他主义的价值,孩子日后获得成功和享受幸福生活的机会都会减少。
在灵魂之下的另一个教育目标就是品格。在我的定义中,灵魂是内在精神;品格则是这种内在精神的外化,是一个人的行为规范。比如,我在《华尔街怎样养孩子》中就反复强调“成功品格”的重要。这包括诚信无欺、勤俭、负责、推迟欲望的满足、长远地计划未来、审慎地冒险等等。这些素质,对一个人的一生而言,往往比考试成绩要重要得多。许多聪明人一生的成就比不上似乎比他们笨的人,除了运气之外,大概就是因为他们有智商而无品格。打个比方说,能力就像人身上的肌肉,可以产生很大的力量。品格则是有效地运用和协调肌肉力量的机制。有劲儿乱使的人大多无所成就。成功者是属于知道怎么运用自己的力量的人。美国有些职业运动员,年轻时一年几百万美元的进账,挥金如土,但退役后很快负债累累,成了醉鬼,最后流落街头。这就是有能力而无品格的极端例证。
最后一项教育目标就是能力。能力和智商的关系最密切,也最难培养。我在书中综合了最近的研究指出:智商基本是先天的,后天干预很难改变,至少我们不知道如何提高智商。但是,即使一个人的智商是固定不变的,有没有良好的教育依然将使这个人的能力有巨大的差异。死记硬背的教育浪费甚至摧毁了人的许多能力;而对话式、互动式的常青藤原则,则会把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特别是在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方面,“常青藤原则”要大大优于我们传统的死记硬背式的教育。以我个人而论,在国内接受死记硬背的教育,读书要读经典。读经典本身当然不错。但是,我读经典时总是战战兢兢,生怕因为自己愚钝而误解了大师的意思。等坐到耶鲁的课堂上时,看到那些本科生昨天还不知道韦伯是谁,今天读了他的书,课堂讨论时拿起来就批一通,让我看得目瞪口呆。在这样的环境下泡久了,快到40时突然觉得自己会思想了,一下子创造力爆发,并后悔让自己的大脑沉睡了20多年。这种个人经验也是我相信“常青藤原则”的原因。
从上面这三项看,灵魂和品格绝对需要后天培养,特别是受父母的影响非常大。在能力一项,虽然智商部分是先天的,但以同样的智商可以发展出完全不同的能力,可见后天培养的印迹也十分明显。在这方面,我用“常青藤原则”来解释为什么家教比学校教育更关键:常青藤的好处是注重以规模很小、师生之间能够进行面对面互动的讨论班来教育学生。等而下之的州立大学,开不起这种小班,则只好上满堂灌的大课。如今的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国的学校教育,就是这种大课式的。家长独自面对自己的孩子的家庭教育,则是讨论班式的。中国的家长,包括许多非常重视教育的家长,盲目迷信重点、补习班,宁愿花钱把孩子交给别人。而美国的“教育妈妈”,则不惜辞职在家里给孩子上“讨论班”。在这方面中国家长的行为不改变,就会严重影响下一代的教育质量。
我们按照书中所阐述的“常青藤原则”教育女儿,虽然她长大是什么样现在还很难判断,但至少到她8岁为止,我们在她身上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教育目标。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女儿有个好的灵魂。我在书中会反复讲她这方面的故事。她来到这个世界的头5年,家里非常贫困。我们住的纽黑文,又是美国最贫困的城市之一。因为买不起车,我们常常把她放在一个运动婴儿车上,来回走一个小时到超市购物,酷暑严冬都不例外。她幼儿园中的小朋友还不停地问她:“你们家怎么没有车呀?”她对家庭贫困的感受非常清楚,但没有一丝的自卑、埋怨和抑郁,而是一个极其幸福、自信、负责的孩子。我们以步代车,不停地推着她在纽黑文的街上走,乃至成了当地一景,后来发现许多纽黑文居民都认识我们了。而坐在婴儿车上和坐在汽车里对世界的感受肯定不同。比如,她和街上的无家可归者之间的物理距离就特别接近。她3岁时,就立志开一个“饭馆”,让无家可归者免费吃饭。也就是说,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她经常想到的是如何帮助别人,而不是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帮助。在我看来,这种责任感就是一种领袖的品质。
作为一个8岁的孩子,她的品格也无可挑剔。她被班上的同学评为“最忙的孩子”,因为她勤奋用功,课外参加的活动、修的课大概是班上最多的。同时,她又被周围许多大人称为是“最幸福的孩子”,因为她养成了良好的习惯,能够从容地对付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她一个月有一块零花钱,全存了起来,号称为以后上大学用,只有在家里发生经济困难时,她愿意把钱贡献出来。小小年纪,她就能够推迟眼前的欲望满足、为长远的未来进行规划,并为父母分担忧虑。在《华尔街怎么养孩子》中将具体讨论:从“华尔街”的角度看,这些都是一个人成功的基本要素。另外,她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定律,对人谦和友善,特别注意尊重别人的感情,因而很合群也很人气,被评价为有良好的“社会能力”。
我们还没有发现任何迹象证明她是个天才。她应该是个普通的孩子。在芭蕾上,她有突出的天赋,并已经参加了波士顿芭蕾舞团《胡桃夹子》的演出,算是小有成就吧。不过,我们并不希望这是她的发展方向。她在钢琴上才华一般,但很用功,已经能够演奏巴赫、柴可夫斯基、贝多芬的一些曲目。她书不离手,属于班上少数能够阅读《哈里?波特》的群体,也是两个阅读最好的孩子之一。她喜欢思想,喜欢问哲学性的问题,如世界怎么开始?世界的边界在哪里?我甚至在哄她睡觉时,两人还颇有兴致地讨论了一点柏拉图的哲学(我在书中会具体讲这一讨论是如何展开的)。另外,她喜欢学校,上学如同过年一样高兴。最近我看美国的一本教育孩子的书,扫了一眼目录,就知道女儿给我们省了多少心。那目录上列出许多孩子常见的问题和家长的对策:讨厌上学、说脏话、暴力行为、忧虑烦躁、性格孤僻、不爱说话、自卑、欺负人、霸道、贪图垃圾食品、阅读困难等等。我一看就把书放下了,因为我的孩子这方面实在一点毛病没有。再看看国内独生子女被娇惯出来的自我中心、奢侈、放肆等等的毛病,在她身上也找不到。这使我们可以集中力量挖掘她的潜力。我们并不知道她的智商有多高,也无法判断她长大成人后的前途,但对她的未来充满信心。因为在她同龄人中,她是个品性良好、心智发育健康、学业领先的孩子,有坚实的成功基础。作为家长,我们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她提供了所能想到的一切机会。我希望和大家分享的是,她是如何利用这些机会成长的,而家长又是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身心发育的。
本书大约一半的内容,讲的是我们在教育这样一位女儿时,如何把“常青藤原则”贯彻到生活的细微末节。书的头两章,即《一岁就上常青藤》和《华尔街怎么养孩子》,是我们在这方面的个人经验以及对美国教育的优良传统的观察、学习、体会和有鉴别有选择的运用。《一岁就上常青藤》重点讨论家长如何从小就和孩子建立起平等的关系,通过对话、讨论、协商的方式引导孩子走上她的人生道路,接受良好的教育,为未来的成功做准备。这部分主要基于我们养孩子的经验。我们的孩子在智力发展的某些方面比较早熟,而且在这一时期所使用的原则,一直要贯穿到她长大成人。所以,虽然她现在才8岁,但我相信这部分内容对教育十四五岁甚至更大的孩子也有帮助。《华尔街怎么养孩子》则顾名思义有很强的华尔街背景。其中不少内容,是《华尔街日报》上不厌其烦地讨论的教育之道,当然也体现了美国富裕阶层的家教观,比如培养孩子推迟欲望的满足、长远地规划未来等等。在这方面,我们学习美国人的方法比较多,尝试了不少中国人不太做的事情。不过,有些读者也许会问:“美国富裕阶层的那一套,你作为一个穷学生或者刚刚出道的大学老师学得来吗?我们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或者中产阶级学得来吗?”不错,我们和美国富裕阶层在经济上有明显的差距。但是,这种差距并不应该是我们在教育上的差距,我相信也不会是我们的孩子和他们的孩子在未来事业上的差距。经济地位的不同并没有成为我们向人家学习的障碍。相反,我们总是把美国人讲的一些理念,结合自己的经济状况来运用。因为美国人主要讲的是“由奢入俭”的教育法,针对的是富家子弟的富贵病;我们则是就俭而俭,孩子天生没有那些富贵病,使得我们执行这些教育哲学比那些富裕阶层还容易些、成功些。这也是我为什么总说穷困在教育上是个财富的原因。这一章虽然有许多我们亲身的经验,但也总结了许多其他人的论述,早已超出了我们孩子的年龄段。我相信,这章对有3岁到20岁左右的孩子的家长,都有参考意义。
与这前两部分感性式、个人化的叙述不同,接下来另一半的内容,则以理论性的讨论和客观报道为主。“智商与早期教育”这一部分,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关于智商和早期教育的研究成果和争论,以及美国教育中在这方面碰到的种种问题,范围从早期教育一直贯穿到高中,以求给望子成龙的家长在设计早期教育战略时提供一些参考。在这方面,许多关键性问题还没有最后的结论。比如智商是否是先天的?能否后天培养?专家本身一直争论不休。但是,从我对这些争论的总结中可以看出,即使专家们意见不一,他们还是提供了不少共识,我们还是能从他们的争论中学到许多东西。比如,即使是那些先天智商论者,也承认家庭环境和后天教育对智商发育的巨大影响。而那些批评先天智商论的人,也承认在17岁时人的智力发展就比较定型,日后很难有大的变化。由此更证明了早期教育的迫切性。另外,我通过一系列颇为权威的经验实证研究,展示了一些流行的智力开发不仅无法提高孩子的智商,反而阻碍了孩子的智力发展,并特别指出了过早开始阅读训练的坏处,希望家长警觉。再接下来的一部分是“美国的高中”。高中可以说是竞争常青藤的决战或冲刺阶段。我综合了近年来美国报章对高中的报道,对美国的高中特别是那些精英高中进行了概观性的描述。许多读者也许会很吃惊地发现:和我们对美国的高中逍遥轻松的印象相反,许多美国高中生一天只睡六七个小时,以应付日益激烈的升学竞争,乃至有高中比大学还难读之说。最后一部分“从美国教育中学什么”,则比较零散,是我过去一些文章的汇编。主要是通过中美教育的对照,指出中国教育的问题,并点出美国教育中的若干值得借鉴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