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HK$
76.2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HK$
69.4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HK$
62.7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HK$
109.8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HK$
65.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0.4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宠位厮杀
》
售價:HK$
61.6
|
內容簡介: |
《黄帝内经》主要形成于战国时期。该书注重整体和谐的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支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1.本套国学经典藏书收录的书目是中国人不可不知、不可不读、不可不收藏的历代传统国学经典,类别涉及经、史、子、集各类中的名篇代表,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2.本套书装帧形式采取手工线装缝制而成,外包装采用传统的函套形式,内容竖排,样式古朴美观,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3.本套书采用专家级创作团队精心组织稿件,内容采用原文、注释、译文、赏析体例,通俗易懂;每本书都陪以大量精美插图,读来赏心悦目。
|
目錄:
|
出版说明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一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二
素问 一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素问·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素问·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素问·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素问·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素问·刺热篇第三十二
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素问·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素问·刺疟篇第三十六 六三
素问·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素问·咳论篇第三十八
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
素问·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
素问·痿论篇第四十四
素问·厥论篇第四十五
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素问·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素问·刺要论篇第五十
素问·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素问·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素问·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素问·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素问·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素问·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素问·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
素问·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
素问·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
素问·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
素问·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
素问·方盛衰论篇第八十
灵枢 一五一
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第一
灵枢经·本输第二
灵枢经·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灵枢经·根结第五
灵枢经·官针第七
灵枢经·本神第八
灵枢经·终始第九
灵枢经·营气第十六
灵枢经·营卫生会第十八
灵枢经·五邪第二十
灵枢经·厥病第二十四
灵枢经·病本第二十五
灵枢经·周痹第二十七
灵枢经·五乱第三十四
灵枢经·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灵枢经·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灵枢经·血络论第三十九
灵枢经·阴阳清浊第四十
灵枢经·病传第四十二
灵枢经·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
灵枢经·外揣第四十五
灵枢经·背腧第五十一
灵枢经·卫气第五十二
灵枢经·水胀第五十七
灵枢经·卫气失常第五十九
灵枢经·百病始生第六十六
灵枢经·行针第六十七
灵枢经·寒热第七十
灵枢经·通天第七十二
灵枢经·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灵枢经·卫气行第七十六
灵枢经·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
內容試閱:
|
出版说明
《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的瑰宝,成书于大约二千年前的秦汉时期,是最系统、最完备的古代医学理论,是医国医民、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的重要典籍。
全书内容是以前帝与臣子岐伯、伯高、少俞、雷公等问答讨论的形式进行论述,之所以托名黄帝,主要原因是受尊古之风的影响。它清晰地描述了人体的解剖结构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而且对人体生理学、医学病理学、医学地理学、医学物候学等进行了精深、全面的论述。它从饮食、起居、劳逸、寒温、七情、四时气候、昼夜明晦、日月星辰、地理环境、水土风雨等各个方面,确立了疾病的诊治之法,并详细地谈论了病因、病机、精气、藏象及全身经络的运行情况,是一部统领中国古代医药学和养生学的集大成之作。除此之外,它涉及天文、历算、气象、生物、农艺、哲学、音乐等许多方面的知识。
本书由《素问》和《灵枢》组成,原书十八卷。其中九卷名《素问》;另外九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非一人一时之作,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每部分各为八十一篇,共一百六十二篇。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素问》,是经王冰整理以后的面貌。历经千年兵乱之祸,已经散乱不全,其间辗转传抄,不免讹误缺漏,其原貌无法窥及。其中《素问》部分更是面目全非,并缺失了其中的第七卷,共九篇。王冰在这种情况下,于唐玄宗天宝九年(750年)开始着手搜集、整理、编次、补缀并注释《黄帝内经》的《素问》部分。历经十二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告竣。在这次整理过程中,王氏称:『时于先生郭子斋堂,受得先师张公秘本,文字昭晰,义理环周,一以参详,群疑冰释。』依王冰的说法,自己在『先生郭子斋堂』,觅得了较完善的《素问》版本,并以此补充了前已遗失的第七卷中的七篇,即『天元纪大论』等七篇『运气学说』的内容。至宋嘉佑年间,高保衡、林亿等人受朝廷之委任,重新校订王冰本《素问》。此次纠正王冰注本错字六千余字,增加注文两千余条,保留了全元起《素问训解》的全部篇目,并收录了全元起的部分注文,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其中林亿等人的校语称为《新校正》。重新校正后,以政府名义刊行。此后,《素问》这部千古名著才一字不漏地流传至今。
《素问》之名,源于『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是黄帝向岐伯询问养身之术的汇编,两人所论内容以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如阴阳说、五行说、运气说、自然说等,包揽了脏象原理、经脉气血、病因病证、顺养调和、情志养生等中医多方面的权威知识。《灵枢》之名,源于『以枢为门户阖辟所系,而灵乃至神至玄之称』,主要研究针刺问题,因而又称『针经』,总结了古代医学的腧穴针灸之道。迄今为止,这些经典医学理论不仅融入国人思想文化脉搏之中,同时以丰富的诊断实践和对生命规律的探讨,使历代医者甚至医圣皆能从中汲取精髓,也使普通老百姓能『循经』自疗、养生调适——在医学不发达的时代尤其受益无穷。现代人也能从这部古籍中领会到大量健康有效的养生知识,处理好内在和外在的身心生活,例如认识到体内阴阳转化的规律,在寒热时节能预先改变生活作息等。
《黄帝内经》还是一部集中体现中国古代宇宙意识的巨著。早在战国以前的商周时代,由于当时巫医不分,医学上的每一点发展都很难离开巫术宗教方面对宇宙、生命的认识。本书也可以算是早期中国人探索混沌宇宙的成果,如它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个小宇宙,因而人与天地相应,一切顺应自然才能获得生机;气是宇宙的本原形态,而人体内的气和宇宙间的气是相通的,通俗点说,就是人体的内环境必须与自然界这个外环境相协调、相一致。当我们认识到人体内部也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是一个『浓缩的』宇宙——即如果说十二经脉是宇宙中的湖泊山脉,奇经八脉就如同大地上的沟渠;如果说五脏六腑是漂泊在大海上的陆地,人体气血就如同贯穿在各洲际间的大海。这会提醒我们,时刻维护人体内外的生态平衡,并不是一件离人自身多么遥远的事。且书中最重要的养生之道莫过于遵循自然,回归自然;不顺应自然就会外邪入侵,人就自然生病,甚至夭亡。这无疑道出:凡事应合于自然,才真正宜于人事。所以,本书和任何一本古典哲学名著不同的是,它并非虚幻探讨生命哲学,而是紧密联系日常的生命状态和生命现象,指导人有规律性地顺时应势、趋利避害。
从《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体系上看,不外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人相应。这是古人长期在生话实践中,认识到人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这种『天人相应』的观念,是《黄帝内经》作者的主导思想。所以《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就是说人生在自然界里,生命的安危,与自然界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二、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医学主要的理论体系。古人对宇宙间事物的变化有了一些正确认识,为了要掌握各种事物变化的规律,因而促使反迷信的阴阳五行这一哲学产生。它是古代唯物辩证的工具,是朴素的辩证唯物论。天元纪大论:『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这就是以阴阳五行来说明一切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和统一』的两个方面。郭沫若先生说:『阴阳五行学派,在它所发生的时候,我们从观点来说是反迷信的,更近于科学的。在神权思想动摇了的时代,学者不满足于万物万神所造成的那种陈腐观念,故而有无神论的出现,有太乙阴阳等新的观念产生。对这种新的观念又嫌其笼统,还要分析入微,还要具体一点,于是使有原始原子的「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出现。万物的构成求之于这些实质的五个大元素。这种思想应该算是一大进步。』《黄帝内经》就是以此作为理论体系,藉以说明医学方面的问题,把它运用到生理、病理等方面,使之成为一部较为完整的统一体系。
三、脏腑经络。脏腑是人体内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灵枢?本藏篇》曰:『五脏者,所以藏精神气血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内外贯通的道路。如《灵枢?海论篇》:『人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属于关节。』这是说明脏腑在人体的生理功能。但它们的活动又是相互关联的。无论脏与脏、腑与腑、腑与脏以及和外在组织四体百骸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依赖而发挥其功能的。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生命之根本),神之变电(智慧变化的起源)。其华在面(表现),其兖在血脉(功用)。』又《本输》篇:『肺合大肠,心合小肠。』又《经水》篇:『经脉十二外合于十二经水。』内合于五脏六腑。这都是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四、营卫气血。营卫气血是人体生化的根源,是指人体的卫外机能和血脉周流的概念。四者的名称和功能不同,但它的生成,来源于水谷之精气。《素问?痹论》:『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营卫气血在人体的主要功能。《灵枢?邪客篇》:『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未,内在于五脏六腑。卫气之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之间,而不休也。』《五脏生成篇》:『足受血而能步(就是足得到血的营养才能走),掌受血而能握。』《灵枢?本脏论》:『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合者也。』这些经文都是说明营血主灌输营养,卫气主卫外固护。
总之,《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是以『天人相应』为作者的主导思想。而以阴阳五行贯穿到五脏六腑、十二经脉、营卫气血、诊断治疗等方面,同时把人体和外在环境,作了统一的认识。书中所揭示的自然原理和生命原理,也就是中华医道的原理。因此,中医是与西医不同的科学,而且是与西方科学相反的道德文化。『道德』不是现代理解的道德观念,而是对自然与生命本原的认识。东西方对本原认识的不同,导致了中西医的根本分歧。和能生物,同则不济。相反和谐才能生化,相同是没有意义的。中华医道对人体结构研究科学之超越,不仅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创举,而且是未来文明追求的长远目标。
《黄帝内经?素问》的问世,还为以后的医学发展做了良好的铺垫。《八十一难经》就是在此基础上阐发而成;汉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时多有参考《素问》和《灵枢》的内容;晋代皇甫谧所写《针灸甲乙经》,则多是参用《素问》和《灵枢》而成;再如王叔和著《脉经》时,多取材于《素问》的诊法部分。自唐以来,很多医家或以《素问》和《灵枢》为依据,或对《素问》和《灵枢》加以阐发,使祖国医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此外,《黄帝内经》在养生学方面的贡献更加令世人关注。《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是讲了怎样不得病,怎样使我们在不遭受病患的情况下健康长寿,活到『天年』,强调防重于治。如《素问》中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只有这样,你的身体才会健康,生命才能得以延长。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两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它不仅引起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关注,而且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因此它的价值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
为了进一步传承医学经典,使更多的人能从中受益,我们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在参考了大量古籍的基础上对《黄帝内经》一书重新进行了白话翻译。为了保证本书的质量,书中所选底本均为学术界公认的善本。在校勘方法上,采取对个别古今含义差别较大的异体字和古今字予以保留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持古籍版本原貌。译文的翻译坚持以下原则:
一、译文力求忠实于原著,忠实于作者的本意及其所处历史时代的文化氛围。
二、译文坚持中华医道的概念、范畴、理论的独特性和完整性,特别注意了不用西医学或目前流行的错误观点来翻译古文。
三、译文以直译为主,必要时采用意译。译文词义、词序、句式、标点与原著尽量保持一致。译文风格保持原作风格,力求文法规范、措辞严谨、简洁生动、文笔流畅。尽量避免了口语、方言、大白话。
四、文中涉及特定的中医名词术语均予保留。其含义均在译文中进行阐释。现代沿用或古代有特殊意义的中医病症名称予以保留。必要时在注释中予以说明。已不用或已有确切对应名称者译成了现代名称。
五、文中涉及的药名均保持原貌,但药物异名译为正名。原著中重复的内容、冗长的描述、欠通的文理、颠倒的语序等,在译文中作了适当的调整。衍文错简、严重缺失、不当注语一般不译。
人类已进入了新世纪,《黄帝内经》的现代化研究,无疑将给人类创造更多宝贵的财富,推动人类社会及人类医学的迅猛飞跃。然而,由于《黄帝内经》成书年代久远,加之之竹简的错杂遗漏、多次传抄、刻印,原文中文字语句缺漏讹误在所难免。另外,《黄帝内经》之深奥哲理,非我等凡俗之人可以尽为理解。虽穷尽众家所思,亦难将岐黄之博识阐释详尽,且很多古文之深义,难以用现今通俗语言表述清楚。鉴于此,编者不揣冒昧,参照多种版本,将其翻译成了现代通行的白话文,以便众多想学习和了解《黄帝内经》的读者朋友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由于版面所限,本书只选其精华部分,以飨读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