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HK$
99.7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HK$
109.8
《
不止江湖
》
售價:HK$
98.6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HK$
154.6
《
双城史
》
售價:HK$
110.9
《
冯友兰和青年谈心系列:不是问题的问题(哲学大师冯友兰和年轻人谈心,命运解读)
》
售價:HK$
55.8
《
月与蟹(青鲤文库)荣获第144届直木奖,天才推理作家经典作品全新译本。一部青春狂想曲,带你登上心理悬疑之巅。
》
售價:HK$
50.4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HK$
88.5
|
內容簡介: |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是一本全面论述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的专著。全书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篇,论述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概念,对不同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进行综述,对统一建模语言(UML)和《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提出的方法做概要介绍。第二部分为分析篇,详细介绍面向对象分析的全过程,围绕面向对象建模中的需求模型(用况图)、基本模型(类图)、辅助模型(包图、顺序图、活动图以及其他各种UML模型图)和模型规约,对面向对象的分析进行深入讨论,给出详细的过程指导和工程策略,并对相关的UML内容做较详细的介绍。第三部分为设计篇,介绍如何在面向对象分析模型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实现条件进行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包括问题域部分、人机交互部分、控制驱动部分和数据接口部分4个主要部分的设计,最后介绍如何进行构件化与系统部署。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是作者多年来在面向对象技术领域长期从事科研、教学和工程实践的总结,在广泛借鉴该领域的经典理论和当前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该领域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和解决方案。
《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可供计算机软件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阅读参考。
|
關於作者: |
邵维忠,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79-1983年在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任教并攻读硕士学位。早期主要从事操作系统和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1987-1989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参加科技合作。回国后在杨芙清院士主持的国家“八五”、“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课题中担任主要技术负责人。自1991年起注重于面向对象建模方法的研究,开设了研究生课程和本科生课程,组织研制了一系列面向对象建模工具。撰写和翻译了多部关于面向对象方法的学术著作。在软件工程环境、面向对象方法、建模语言、软件复用、构件技术和中间件技术等领域承担了多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部委级奖励多项。
杨芙清,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机软件科学家、教育家。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学部主任、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理事长。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研究生毕业。1957-1959年在前苏联学习程序设计和计算机软件。1962-1964年任莫斯科杜勃纳联合核子物理研究所计算中心中国专家。20世纪70年代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多道运行操作系统和第一个全部用高级语言书写的操作系统。1983-1999年担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期间,将该系建成国内一流和国际知名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在国内率先倡导开展软件工程研究,创办了国内第一个软件工程学科,主持了历经多个五年计划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鸟工程和国家863计划若干重点课题的研究。创建了软件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提出“人才培养与产业建设互动”的理念,创建了以新机制、新模式办学的示范性软件学院。曾多次获得各种荣誉称号和奖励,如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十六项国家及部委级的奖励,以及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国计算机学会终身成就奖等。发表论文150余篇、著作10余部,培养了百余名硕士、博士和博士后。
|
目錄:
|
第一部分基础篇
第1章 面向对象方法概论
1.1 什么是面向对象
1.2 从认识论看面向对象方法的形成
1.3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
1.4 面向对象方法的历史及现状
第2章 不同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2.1 功能分解法
2.2 结构化方法
2.3 信息建模法
2.4 面向对象方法
第3章 统一建模语言UML简介
3.1 UML的背景与发展历史
3.2 UML1概况
3.3 UML2概况
第4章 本书的OOAD方法概貌
4.1 引言
4.2 主要概念
4.3 模型及其规约
4.4 建模过程
……
第二部分 分析篇
第三部分 设计篇
索引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