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HK$
67.9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HK$
79.4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HK$
102.4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HK$
64.4
《
不在场证明谜案(超绝CP陷入冤案!日本文坛超新星推理作家——辻堂梦代表作首次引进!)
》
售價:HK$
59.8
《
明式家具三十年经眼录
》
售價:HK$
538.2
《
敦煌写本文献学(增订本)
》
售價:HK$
227.7
《
耕读史
》
售價:HK$
112.7
|
編輯推薦: |
《超越自卑》是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书中,阿德勒博士从个体心理学观点出发,用通俗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自卑感形成的原因,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是如何克服自卑感去争取优越感,从而获得成功的。
《超越自卑》不但是心理学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以及为人父母者必读的经典之作,对普通人来说,只要我们想克服自卑感,想在工作、学习、生活上获得成功,就需要仔细阅读,它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引导我们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能更好地把握自己,超越自卑,树立信心,取得成功。
|
內容簡介: |
《超越自卑》是一本关于个体心理学研究的通俗读本,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度剖析和阐明人生道路与人生意义。
《超越自卑》中,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提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他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
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
關於作者: |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之一,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心理学的先驱。他一生阅历丰富,著作等身。作为军医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曾到许多国家讲学,后全家移居美国。1937年应邀去英国讲学时心脏病突发逝世。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体系,是批判并发展精神分析理论的产物。他反对弗洛伊德对里比多的过分强调,从而与其决裂,建立了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提出了社会兴趣理论——人是社会中的一员,对社会和世界的和谐负有责任。他的学说贴近生活,充满乐观气息,极易被人理解和接受,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目錄:
|
序
第一章 生活的意义
人的生命中有三种使命
社会感和爱心
成长期的儿童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独立性、合作性的锻炼
第二章 心灵与肉体
情绪的力量
身心类型与处理方式
第三章 自卑感和优越感
自卑情绪的生成
自卑感与人类文化的关系
个体优越感的目标
不可思议的优越感
第四章 早期的记忆
坏记忆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于死亡的巨大恐惧
童年时的竞争记忆
被歧视儿童的反抗心理
终身忘不掉的意外事故
第五章 梦
梦与预见之说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
弗洛伊德学说对梦的解析
个体心理学对梦的研究
第六章 家庭的影响
母亲在家庭中的作用
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
对于家庭格局的分析
第七章 学校的影响
教师的历史使命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如何对先天不足者进行后天培养
顾问委员会的重要作用
第八章 青春期的引导
心理与生理上的引导
迈向成人的自我挑战
青春期的性话题
第九章 犯罪及其预防
深度剖析犯罪心理
罪犯有两种类型:
重申合作的重要性
如何解决犯罪问题
第十章 职业与工作
第十一章 人与同伴
第十二章 爱情与婚姻
阿德勒年谱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生活的意义
人们一向在意义中生活着。我们在自己的一生中所经历的事情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事情,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对于人类的意义。即便是在生活中看起来最简单的事物,在接触它的时候,人们也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看待它们的。
木头指的是与人类有关系的木头,石头也是与人类有关系的石头。如果有人想脱离意义的范围,让自己仅仅生活在单纯的环境里,他将非常不幸。让我们来看看结果:他将与周围所有的人失去沟通的基础,他的所作所为不管是对他自己或者是对其他人都将没有任何作用和意义。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自己赋予现实的意义来感受着现实,我们所感受到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现实被我们赋予了意义之后的某种东西,或者说,我们感受到的只是我们自己对现实的解释。因此,可以顺理成章地说,每一个人感受到的意义其实总是不完全的,甚至可以说是不正确的,因为意义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谬误的神秘领域。
假如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一般人可能会回答不上来。人们通常不愿意让这个看似没有意义的问题困扰自己,于是总用一些陈词滥调来搪塞这个问题,或者,大家干脆认为这个问题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然而,有一点我们不能否认,自从人类诞生,这个问题就伴随着我们而存在了。在当下的年代,不仅仅是青年,甚至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他们也常常为这个问题而感到困惑:“我们到底为什么活着?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
当然,无数的历史事实让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般情况下,人们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才会发出这种疑问,假设一个人的一生中没有任何的波澜和变化,没有遇到任何困难和艰险,那么这个问题就不会成为问题了,当下我们也就不会再去讨论了。
一般情况而言,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诠释生活的意义所在,几乎所有人都只是把这个问题和问题的答案通过自己的实际行为表现出来。如果你去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与此同时不管他的言论,你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他的姿势、态度、动作、表情、礼貌、野心、习惯等等特征,无不体现出他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他的行为方式让我们相信,他似乎对某种关于自身对生活的解释深信不疑,他的每个举动都代表着他对这个世界和对他自己的看法。似乎他的行为在向世人宣告:“我就这个样子,世界就是这种形态。”我们说,这便是他赋予自身和生活的意义。
对于生活的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生活的意义数不胜数。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自认为是正确的生活意义,它们通常多少都包含着错误的成分,没有人可以拥有绝对正确的生活意义。不过,同时我们也发现,无论是哪一种生活意义,只要有人真正持有这种态度,它也不会是绝对的错误。所有的生活意义都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变化徘徊。然而,这些变化,或者说是不同的人赋予生活的不同的意义却是有高低之分的。有些人的生活意义看起来非常美妙,而有些人的生活意义却很糟糕,有些人的生活意义错误少一些,有些人的生活意义却错误较多。
由此,通过我们的经验总结,就可以得出一种相对科学的生活意义,这个生活意义就是真正意义的共同尺度,也是能让我们应付与人类相关的一切现实的意义。我们必须牢牢记住一个事实:真实指的是人类的真实存在,整个人类目标和计划的真实。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所谓真实,如果确实还有真实存在,它也与我们无关,因为我们无法知晓这种真实,对我们来说,这种真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人的生命中有三种使命
生命中,有3条非常重要的事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这些事实是我们必须牵挂在心的。每一个现实的人都不得不去接受这3条现实的制约,他所面临的一切问题都源于这3个事实。因为这些事实与人类密切相关、无所不在,我们必须不断回答因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每一个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都体现出他本人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这3个事实的其中一个就是:我们人类居住在地球的表面,我们没有办法脱离地球而生活。换句话来讲,我们无处可逃,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在它的限制下,依赖着它提供的资源我们繁衍生息。我们的身体和心灵必须向前发展,以此来保证人类未来的不断延续。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任何人都不能逃离它而存在。不管我们怎么做,我们的行为都是自身对人类生活情境的解答。它们会呈现出“我们属于人类”以及“人类居住在地球上”这一基本事实。
当我们考虑到人本身肉体的脆弱与生存环境的不安全时,大家可以看出,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命,为了全人类的幸福,我们必须拿出毅力用来界定一个答案,以便它们的眼光远大且前后一致。这与一道数学题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必须努力找到答案。它不允许我们猜测,也不允许我们心存侥幸,我们必须用尽一切力所能及的方式不懈地追求答案,虽然结果可能并不是绝对完美和永恒的,但是,我们必须用尽所能找到最类似和接近的答案。为此,我们不停地奋斗,以找寻到最为完美的答案,这个解答一定要针对“我们被束缚在地球这个贫瘠的星球表面”的事实,以及这个环境带给我们种种的利益或灾难。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第二个事实。这个事实就是:我们自己并非人类种族的唯一成员,在我们四周还有其他人,只要我们活着,就必然会和他们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任何一个个体都是脆弱的,他会受到种种的限制,这就使得每一个个体在大多数的情形下都无法独立完成自己的目标。
假设某一个人孤零零地活着,并且只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应付一切问题,那么他只能面对失败或者灭亡。单个的个体没有能力保全自己的生命,推演下来人类的生命也会无法延续。个体必须要和他人发生某种联系,因为个体太脆弱、太无能、太受限制了。个体的人如果要为了自己能幸福,同时也为大家的幸福,他所能采取的唯一方式就是和别人发生联系。由此我们对生活问题的每一种答案,都必须要把这种联系考虑进来,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活在与他人的联系当中,假如我们自己孤立,只会有一个结果,即灭亡。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因此,人类最大的问题和目标就是:在我们居住的星球上,与我们的同类发生联系,以便延续我们的生命和整个人类的命脉。如果大家想要生存下去,我们一切的情绪和行为就必须要与这个问题和目标达到协调一致。
还有另外一种事实在束缚着人类:人类有两种性别。每一个个体和人类的集体生命的延续都要建立在这个事实之上。鉴于这样一个事实的存在,人类社会才会有爱情和婚姻这两种基本关系,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会面对这个问题。所有人对于这个事实的态度和行为,体现出了他对生活的某种理解。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解决这个基本事实带来的问题,每一个人的行为都可以表现出他们认为可以为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式。
前面所提到的3个基本事实给我们带来了以下问题:怎样去谋取一个职业以便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生存下去,怎样在我们的同类中提高自己的地位,以便我们能够相互协作、分享利益,怎样调整我们自己,以适应人类存在的两种性别与人类的延续借以依赖的爱情婚姻生活等等。事实上,这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必须要面对的3个问题:职业、社会、性。
个体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讲,生活中的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归结在职业、社会和性这3个主要问题之上。每一个人对这3个问题所做出的反应,都很清楚地显示出他对生活意义最深层的感受。
举例来讲,假设有一个人,他的爱情生活不如意,他对自己的职业不够尽心尽力,他很少有朋友,他发现和同伴相处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那么,从他在生活中遭遇的这些限制就可以断言:他一定感到活着是一种艰难而危险的事情,生活对于他来讲,挫折太多,机会却很少,他能活动的范围是狭窄的,这就与他对生活意义的判断有关系,生活的意义对于他来讲,就是要保护自己以免受到伤害,因此他就倾向把自己包裹起来,尽量避免和其他人有接触。
反过来我们可以说,如果某个人爱情和生活皆甜蜜,工作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他有很多朋友,他的交际非常广泛且成果丰硕,那么可以断言:这样的人必然会觉得生活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生活中充满了机遇,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等等,因为对他来讲,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与同伴们一起携手并进,作为社会的一员,为人类整体的幸福也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社会感和爱心
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能归纳出很多错误的生活意义的共同特征,以及各种正确的生活意义的共同特征。所有的失败者,包括神经病患者、精神病患者、罪犯、酗酒的人、问题少年、自杀的人、堕落的人、娼妓……
他们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基本的社会归属感和兴趣。
在面对职业、友谊、性等问题时,这些人都不再相信通过与人的协作能够完成。在这种情况下,生活的意义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个人的意义,他们认为没有人可以真正意义上达到目标、获得幸福,于是他们的幸福只限于他们自身,对于争取的东西也只是狭隘的个人虚荣,成功对于他们而言,只具有个人意义。
举个例子来讲,当谋杀者手中握着一瓶毒药的时候,他会感到自己拥有某种权利,很显然,他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自己虚妄的需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拥有一瓶毒药并不代表什么。事实上,属于个人的是完全没有意义的。意义只存在于与他人的协作中。
只对个体意味着意义的某些东西事实上毫无意义,我们的目标和我们的行为一样,它们的意义只在于它们对于别人的意义,每个人都努力着想要自己变得更为重要,但是如果一个人不能意识到人的重要性依赖于自己对生活与他人所做的贡献时,那么,他能走的那条路必然是错误的。
有这样一个关于小宗教团体领袖的故事:某一天,这个人召集了教友并告诉大家:下星期三世界末日就要来临了。教友们非常震惊,都变卖了自己的财产,放弃了俗世的所有杂念,紧张地等待着世界末日的来临。结果,星期三那天并没有发生任何事。第二天,这些教友又聚到了一起,大家开始向这位领袖兴师问罪:“看看我们的处境多困难吧”,他们都说,
“我们放弃了所有的保障,我们把世界末日即将来临这个消息告诉了所有遇到的人,当他们讥笑我们的时候,我们依然信心十足地说,这个消息是从最绝对的权威那里得来的。星期三显然已经过去了,为什么世界依然安然无恙?”可是,那个宗教团体领袖说道:“我的星期三并不是你们的星期三呀。”很显然,这位先知在用属于私人的意义来躲避他人的责问,由此看来,属于个人的意义对于他人来讲是禁不起考验的。
真正生活意义的标准其实是:它们都属于共同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们能够从别人那里分享意义,也是能被别人认可的有效意义,他能够解决个人面临的生存问题,也能为别人解决类似的生活问题,这些成功的方法对于人类来讲具有普遍意义,就是说,它具有分享性。即便是天才,也只能用它所具有的意义来定义,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只有在被他人认定对他们重要时,人们才会称这个人为天才。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为团体做出贡献。
当然,我们谈的并不是职业动机。事实上,我们不论职业,我们只注意成就,能够成功应对人类生活中面临的问题的人,这些人的行为方式告诉我们,所谓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与别人的协作。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被其他人的喜好所指引,每当他遭遇到苦难的时候,他就会选择一种不与别人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方法来解决。
对于很多人来讲,这也许是一种新的观点,这些人可能会怀疑,我们赋予生活的意义就真的应该是奉献。对别人有兴趣并相互协作。他们或许会问:对于自己,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如果一个人总是在考虑别人,总是把别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难道这个人不痛苦吗?
假如一个人想要自己有所发展,不管怎么样他都得为自己设想一下吧!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或者说让我们自己的人格更坚定吗?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它所提出的问题都属于虚假性质的问题,假如一个人在他赋予生活的意义里,希望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并且他的情感也指向了这个目标,理所当然地,他会把他的人格塑造到一种理想的境界——某种对他人和社会有贡献的状态。他会根据自己的目标不断调整自己,根据自己对社会的感觉来训练自己,并且在练习中获得种种能力和技巧。只要他认清了这个目标,那么掌握达成这个目标所需的能力和技巧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这样的人,他们会不断充实自己,以便解决生活中的3个基本问题,因此自己的能力也将不断地提高。
以爱情和婚姻为例,如果我们真的深爱自己的伴侣,如果我们真的致力于让伴侣幸福,那我们自然而然地会竭尽所能来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假如我们没有奉献的目标,而只是想凭空发展自己所谓的人格,那显然是在装腔作势,只能让自己更加不愉快。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可以证实奉献才是生活的真正意义。大家可以审视一下祖先留给我们的东西,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均是他们对整个人类生活的贡献。大家可以看到祖先们开发过的土地,看到先人们曾经建造的工具或建筑物。根据我们的传统、哲学、科学和艺术,甚至是我们现在处理人类问题的技能,都体现了祖先的生活经验与他们互相交流所得出的结果,这些成果都是对整个人类有贡献的祖先留下来的。
但是,其他的人呢?那些不懂得合作和奉献的人,那些给生活赋予另外一种意义的人,那些只能问类似“我能怎么样逃避生活”问题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呢?在他们的身后没有留下任何东西,对于后人来说,他们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们的一生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我们的地球似乎在对这样的人说:“我们并不需要你,你根本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你的所谓目标、奋斗、价值观都没有未来,所以,你滚开吧,一无可取的人,赶快死亡,赶快消失吧。”
对于不以合作和风险作为生活意义的人,最后,我们只能下这样的结论:你是个无用的家伙,没有人需要你的存在,请你离开我们。当然,我们当下的文化存在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一旦我们发现某种弊病,我们就应该努力去改变它,毋庸置疑,这种改变必须以为全人类谋取更多的幸福作为前提。
在这个世界上,知晓这个事实、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比比皆是。这些人都能深深了解,生活的意义在于对整个人类抱有兴趣,并与之协作,把这个作为我们对世界做出贡献的标准。他们也在努力培养着自己对爱情、对社会的兴趣。在很多宗教思想中,我们都能见到类似济世救人的教义。世界上的一切伟大运动都是人们想要增加社会利益导致的结果,宗教是朝这个方向努力的最大力量之一。但是,实际上,宗教的真正内涵却经常被曲解,如果它们能更直接地致力于这个工作,可能会好一些。它们现有的表象很难让大家看出来宗教到底在为增加社会利益方面做了多少工作。
鉴于科学的促进,人们对它的兴趣大大增加,所以它可能比政治和宗教等更能接近这一目标,也更能让人类了解生活的意义。我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不过我们的目标始终都是同一个:增加对别人和社会的兴趣,促进与人协作的能力,争取为整个人类做出贡献。
生活被我们赋予意义后,它们就开始像我们事业的守护神,如果这个意义是错误的,它们就会变成附在我们身上的恶魔。因此,了解这些意义是如何形成的对于我们来讲非常重要,这些问题都属于心理学范畴。心理学之所以区别于生物学和生理学,就是因为它能够利用对意义和意义对人类行为和未来的影响等情况的了解,来增进人们的幸福。
P1-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