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77.8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201.6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HK$
76.2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HK$
143.4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HK$
188.2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HK$
76.2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HK$
69.4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HK$
62.7
|
編輯推薦: |
1、《罗马人的故事6》讲述了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屋大维,一个非天才人物却开创了天才所不能完成的伟业;通过罗马开国皇帝一生,可以了解到天才恺撒的理想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
2、在《罗马人的故事5:恺撒时代》之后,33岁的屋大维岁退出沙场,他带领罗马帝国进入一个稳定和平发展的时期,在另一个战场开疆辟土。
3、创业容易守业难。《罗马人的故事6》正式进入罗马帝政时代,奥古斯都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对于罗马帝国这首超级战舰的发展意义非同寻常,值得现代人深思。
4、作为恺撒指定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和恺撒有着相同的目标,但是手段却和恺撒完全不同。他如何维护大帝国罗马统治下的和平。
5、《罗马人的故事》一扫历史类读物的枯燥,故事性趣味性杂呈,不可多得的经典读物,奥古斯都屋大维不可错过。
|
內容簡介: |
《罗马人的故事6》讲述了自“恺撒时代”之后的公元前29年,供奉战神的神殿终于关上,象征罗马脱离战乱状态。屋大维开始运用卓越的政治手腕,宣布回归共和政体,受赠“奥古斯都”的尊称,确立由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多语言并存的“罗马和平”。
《罗马人的故事6》这一卷的主人翁——奥古斯都并没有像苏拉那样大放异彩,痛快淋漓;也不像恺撒那样性情愉悦外放,令人无法忽视他的存在。然而从33岁退出沙场,到77岁迎接死亡的这段漫长岁月中,深谋远虑的奥古斯都一直在另一个战场努力不懈。天才之后的凡人继承者,如何完成了天才没有实现的目标,这就是《罗马人的故事6》所讲的故事。
|
關於作者: |
盐野七生,日本最受男性欢迎的女作家。1937年生于日本,26岁游学意大利两年,深感日本是个没有英雄的国度,回日后不久毅然出走,再赴意大利,定居罗马,一住至今,终生研究罗马史。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埋藏着一个英雄梦,而唯有昔日罗马能让人一圆夙梦。
提起写罗马的作家,首推盐野七生。盐野七生自1992年开始,以古罗马帝国为题材,编织她的英雄梦,她以每年一册的速度,历时十五年,至2006年完成这部时空纵深长达一千多年的罗马史。《罗马人的故事》系列丛书的出版后,斩获意大利国家勋章及日本国内的各项大奖。引起日本、韩国商界、政、学界巨大震荡,日韩企业界领袖及政府高层都曾与她有过多次高端对谈。
|
目錄:
|
推荐序1 为什么是罗马?(王石 万科集团董事长)
推荐序2 向往古罗马文明的精神特质(王巍 中国金融博物馆理事长)
给中国读者的序
致读者
第一章 奥古斯都统治前期
(前29 —前19 年,34 — 44 岁)
第二章 奥古斯都统治中期
(前18 —前6 年,45 — 57 岁)
第三章 奥古斯都统治后期
(前5 —公元14 年,58 — 77 岁)
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图片版权
|
內容試閱:
|
本卷的主人公奥古斯都(屋大维)既不像《罗马人的故事3 ?
胜者的迷思》中登场的苏拉(Sulla)那样神采飞扬,酣畅淋漓,也没有《罗马人的故事4 ? 恺撒时代(上)》和《罗马人的故事5 ?
恺撒时代(下)》中的主人公恺撒(Caesar)的豪迈不羁,具有不可一世的非凡气势。正如《罗马人的故事5 ?
恺撒时代(下)》后半部所述,战场上的奥古斯都屡战屡败。
后来,他不再亲自指挥,全权下放,只做一位挂名的总司令。因此,本卷既不会出现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也没有反败为胜的意外惊喜。如果说战争和政治的决策及其执行,最能够反映最高统治者性格的话,那么我不得不承认,奥古斯都很缺乏恺撒式的鲜明个性。
然而,在探究奥古斯都的生涯和功绩的过程中,我从未感到过无聊。从33 岁退出沙场,到77
岁去世,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奥古斯都始终在另一个战场作不懈的奋斗。
我非常喜欢尤里乌斯?
恺撒的一句话:“人不管是谁都无法看清现实中的一切,大多数人只希望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和想要的现实而已。”
话虽如此,恺撒还是尝试着让他那些有才华的领导成员,去面对不愿意看到的现实。在《内战记》里,恺撒对他的对手没有一句损害人格的恶言恶语,这反而让读者备感元老院的衰败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恺撒指定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和恺撒有着相同的目标,但是手段和恺撒完全不同。为什么呢?这有以下三个理由:
第一,奥古斯都天生小心谨慎。
第二,奥古斯都从恺撒被杀的事件中得到教训:只有活着才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三,奥古斯都自知,无论是演讲还是著书,他的感染力都无法与恺撒相提并论。
奥古斯都选择了让人们去看他们愿意看到的现实,而他自己却始终面对真正的现实,向目标迈进。
我想,这就是奥古斯都终其一生的战争。
天才之后的凡人继承者,如何完成了天才没有实现的目标,这就是下面我想讲的故事。
第一章 统治前期 奥古斯都(34-44岁)
年轻的最高统治者
公元前31年9月,在希腊西岸的发生的
“亚克兴海战”中,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娄巴特拉的联合军败北于屋大维军团。逃往埃及的两位战败者,在第二年的公元前30年8月,一位伏剑自刎,一位毒蛇噬身自尽。
公元前29年,为欢迎屋大维胜利归来,罗马举行了盛大的凯旋仪式。仪式持续了三天,整个罗马为之疯狂。人们感谢天神保佑,击败了外敌埃及,而同样身为罗马人的安东尼的名字,此刻已无人再提及。
每一位罗马人甚至孩子都明白,这次的凯旋式宣告了长年内战的结束,战争期间始终敞开的供奉战神雅努斯的神殿大门,终于关闭。以维吉尔、贺拉斯等为首,对时代的潮流变迁格外敏感的诗人们,也为罗马重返和平讴歌吟唱,表达喜悦的心情。这时的屋大维,即将迎来34岁。
凯旋式结束后的同年9月,屋大维宣布,将在【古罗马广场】(Forum?Romanus)为义父恺撒神君建立一座神殿;同时,元老院议事厅也将依照恺撒生前的计划,紧邻【恺撒广场】而建。(现在看到的议事厅遗址,因后人改建,位置稍有偏离。)此外,屋大维还决定,在帕拉提诺山丘上,建造一座阿波罗神殿。除了上述的计划,以复仇之神马尔斯神殿为中心的奥古斯都广场当时已在建设中。
建造马尔斯神殿,是因为在公元前42年,与布鲁图斯对决的腓立比会战的前夜,屋大维曾发誓,如果打赢此仗,将建造一座神殿,献给马尔斯神。而阿波罗神殿的建造,则是屋大维与安东尼的亚克兴海战时,他对阿波罗神许下的诺言。
虽然阿波罗神殿地处高级住宅区的帕拉蒂尼山丘,一般平民鲜有光顾,它之所以没有沦落成一处冷清孤高的圣地,是因为与【诗神】阿波罗形象非常吻合的国立图书馆,恰好在神殿的边上。图书馆内藏有希腊文和拉丁文的书籍,当时的罗马共有两所国立图书馆,另一所建在【恺撒广场】。
罗马人重视公共事业,对基础建设Inforastructure,更不会敷衍了事。顺便提一下,英文的Infra原本是拉丁文,“之下”“之中”的意思。相对英文的Structure,拉丁文有Structura(构造)这个词。由此可见,社会资本的概念,早在古罗马时代已经存在。
罗马人深知社会资本或者说社会基础的重要性,同样也非常了解维护整修的重要。屋大维成为最高统治者之后,立刻展开了基础建设的维修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工程,是全面改建了罗马以北的两条主干道之一的“费拉米尼亚”大道,他个人承担了这项庞大工程的全额费用。
向诸神表达感激之情;以胜利之名行公共事业回馈于民,作为盛大凯旋式的享誉者,胜利归来的将军有义务和责任执行上述的这些传统的罗马行事。
不过,公元前29年当时的屋大维,不仅仅是一位凯旋将军,而且正如公元前82年的苏拉、以及公元前46的恺撒一样,他也是位独一无二的绝对统治者。
正如当年苏拉手中握有败北的马略(Gaius Marius)派党羽的名册; 恺撒在击败庞培(Gnaeus Pompeius
Magnus)后,获取了庞培在罗马的残党及其同情者的来往书信,同样,屋大维也掌握着安东尼一方所有人的情报。不过,三个人处理的方式,却迥然不同。
苏拉凭借手中的证据,对反对派进行了彻底的肃清,4700位罗马的有力之士遭到杀害,财产被没收,其子孙后代不得担任公职。
而恺撒却只字未读便将书信付之一炬。无论是庞培的公开的支持者,还是那些暗中的同情者,全体予以豁免,公职得以恢复。
作为众所公认的恺撒的继承人,屋大维也承袭了他的宽容。即便是那些支持安东尼的死硬派,也都重返元老院,在议会中占有一席之地。据传,所有的证物都被烧毁,但没有人亲眼目睹此事。那些让安东尼的余党们惶恐不安的秘密,34岁的最高统治者选择了束之高阁
削减军备
正当罗马上下为国家重返“和谐”拉丁文Concordia欢欣不已之时,屋大维又宣布了一项振奋人心的政策:削减军备。这项政策,如果不是得到了军队的总指挥阿格里帕(Agrippa)的同意和协助,根本无法实施。
公元前29的当时,唯一胜利者的屋大维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据他本人记录,兵力超过了50万人。人数之所以如此众多,主要是因为安东尼军队的加入。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的联合军尚未打到陆战,就已经败北,军队投降时几乎没有人员的伤亡。当时战败的官兵们,只要向胜利的一方俯首称臣宣誓效忠,就能逃脱做俘虏的命运。
年轻的最高统治者决定对高达50万的兵力进行大幅度的削减。同时,又不能怠慢了这些罗马军队的战士,需要为他们安排退役后的工作,以及所需的生活费用,即退伍费。退伍军人如果没有得到妥善的安置,将会对社会的安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问题是钱从何而来?屋大维变卖了克娄巴特拉留下的“托勒密财宝”,投入其全部所得仍然无法支撑庞大的开支,最后,他不得不拿出私人财产来填补缺口。
招募兵(志愿兵)大多出身于无产阶级,或者是略有薄产的家中的次子或三子。这些人退伍后,无论是返回故乡,还是决定留在行省内的殖民都市,他们的迁移地及其土地的购买,都必须由屋大维来决定,因为殖民地的开发规划,也是国家的政策之一。
鉴于以上的两个原因,消减军力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屋大维最终还是加速了进程,只要想到50万兵力的巨额开支,裁军的计划就一刻也不能耽搁。虽然史料里没有明确地记载裁军完成的时间,五十万人的军队最终缩减到了16万8000人。
削减军备,并不是和平形势下单纯的政策调整。虽然军队不像普通行业,有所谓的个人生产效率的管理,但是,提高军队的经济效益,进行军事改革,才是屋大维的真正目的所在。有关屋大维的令人惊叹的大规模“裁员”的军事改革,我会在以后的章节中详细叙述。
尽管治理国家的手段不同,屋大维和恺撒的目标则完全一致。两人都认识到罗马已经从领土扩张的年代,进入了领土维持的时代。只不过,恺撒要到50岁之后才开始着手改变国策,而屋大维起步时,很幸运地比恺撒年轻了20岁。消化器官虚弱的屋大维,健康状况似乎劣于恺撒,但是50岁和30岁的人,在时间的运用上,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屋大维凡事完全可以从长计议。
人口普查
屋大维凯旋归来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8年,他和当年的另一位执政官阿格里帕决定,组织开展人口普查(Census)。上一次的人口普查还是在公元前70年庞培和克拉苏担任执政官的时期,中间相隔了42年。作为重返和平的象征之一,罗马人欣然接受了人口普查。不过这次的普查方式与往年不同。
如今已成为许多国家“人口普查”词源的Census,意指国家的综合实力的调查。以往罗马的人口普查对象仅限于个人资产以及17岁以上的成年男子的人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服兵役的人数,调查对象仅限于居住在国内、拥有罗马公民权的人。
屋大维在世期间共进行了三次人口普查(公元前28年、公元前8年、公元14年),普查对象包括了女性、儿童甚至奴隶。不过保存下来的史料中,只记录了最重要的一项:拥有罗马公民权的十七岁以上的成年男子的人口数量。
屋大维自己记录的数字如下:
公元前二十八年:四百零六万三千人
公元前八年: 四百二十万三千人
公元十四年: 四百九十万七千人
公民人口的调查,让屋大维再度认识到罗马共和体制的极限。这个问题恺撒一早就预见到了。
为什么会有极限一说呢?因为罗马共和体制的最高决策机关,是召集全体公民举行的公民大会,如果公民人数如此不断地增加,能够来首都罗马参加大会、行使权力的人数势必减少。这样的话,所谓的人民的意见,不过是少部分人的心声而已。更何况在公元前1世纪,除了本国的公民,罗马的统治者还需要管理人口数量超过罗马十倍的行省居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