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HK$
1725.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HK$
57.3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HK$
56.4
《
甲骨文丛书·消逝的光明:欧洲国际史,1919—1933年(套装全2册)
》
售價:HK$
277.8
《
剑桥日本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HK$
207.0
《
中国高等艺术院校精品教材大系:材料的时尚表达??服装创意设计
》
售價:HK$
78.2
《
美丽与哀愁:第一次世界大战个人史
》
售價:HK$
147.2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HK$
188.2
|
編輯推薦: |
作者幽默讲述那些日本“活曹操”们——幕府时代日本实际掌权者将军的纠结事儿,虽然表面光鲜,但并非酒池肉林、骄横残暴的家伙。这些日本古代首脑们居然有着“不是人过的日子”:
因为没钱修宫室,所以将军们的妃子得像沙丁鱼一样住集体宿舍;
因为怕人行刺,将军的膳食要经过侍从品尝,证明无毒才能食用,于是将军只能吃到冷饭;
因为将军的夫人是贵族,娘家权势大,所以后宫的宫女如果攀上夫人的关系可以拒绝将军的临幸;
因为婚姻与政治挂钩,有的将军被迫考虑娶襁褓中的女婴做夫人;
将军家的厕坑修得有十多层楼那样高,如厕有生命危险;
将军与妃子上床,还必须带两个“电灯泡”;
……
|
內容簡介: |
这是作者继畅销书《京味九侃》、《北京段子》、《京城十案》和《动物奇案》之后的又一部“萨苏说故事”
系列作品,以辛辣幽默的笔法和萨苏一贯独特的视角,讲述日本德川幕府(江户)时代将军、正室夫人以及后宫女官们勾心斗角、爱恨情仇,解析日本民族种种性格的历史通俗读物。
|
關於作者: |
萨 苏
本名弓云,汉族,祖籍河北,生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著名学者、文史作家。著有“萨苏说故事”系列:《可怜的将军》、《动物奇案》、《京城十案》、《北京段子》和《京味九侃》。他是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优秀原创奖”获得者,是新浪最佳写作奖获得者。
|
目錄:
|
一 山里产的海鱼
二 世子他妈是个疯女人
三 倒霉催的日本“史泰龙”
四 住集体宿舍的妃子
五 毛孩儿公主
六 生活在毒物之中
七 见老婆像出差
八 十几层楼高的厕所
九 飞流直下三千尺
十 令人挠墙的服务
十一 笃姬
十二 在自家后宫挖坑
十三 美女召集令
十四 亚马逊女战士
十五 将军有个非洲来的妈妈?!
十六 不让须眉天英院
十七 给大明星上老虎凳
十八 宫中的狐狸姊小路
十九 钟馗嫁妹式的联姻
二十 被囚的女官
二十一 绘岛的秘密
二十二 三国四方的博弈
二十三 江与夫人
二十四 夹在两个女武士之间的将军
二十五 春日局的靠山
二十六 和狸太公的斗法
二十七 女人是老虎
二十八 阿振是一盏灯
二十九 春日局的头有三个大
三十 诱僧
三十一 尼姑包工头
三十二 锦灯笼
三十三 最是那一低首的温柔
三十四 国丈是个死刑犯
三十五 素食的武士
三十六 玩布娃娃的老爷子
三十七 九王爷要认侄子当干爹
三十八 丢针比丢人还可怕
三十九 谋杀亲夫
四十 狗将军和尿将军
四十一 科学家挖坟
四十二 形形色色的将军
四十三 红杏出墙
四十四 相残
四十五 兄弟
四十六 我命本无常
四十七 接近美女很困难
四十八 第二条件反射
四十九 依法听床
五十 逼娶女婴的“禽兽”
五十一 樱田门外的暗杀
五十二 日本王昭君
五十三 最后的西阵织
尾声
附录
德川(江户)幕府将军列表
|
內容試閱:
|
二十四 夹在两个女武士之间的将军
现在看电视,如果出现党的干部收降土匪一类情节,对方必要摆上一队刀枪林,以测试其胆量。而影片中的干部必定豪气干云,迎着明晃晃的刀枪漫步而行。此时,土匪的小头目便会暗中窃窃私语,双挑大拇指,表示没见过这样的好汉——别急,还有最后一关——一个大胡子土匪此时会跳出来,手提一口上面插着块烤肉的尖刀,横眉面对主角。那主角呢,毫无悬念地一口把烤肉咬住,却“呸”地一声把刀吐出去,赢得满堂彩。于是双方进入下一阶段。
要说呢,历史上还真有土匪这样干的,我们大院有个四野林大帅手下军官,在川西坝子收降土匪就吃过刀尖上的烤肉,唯一特别的是据老爷子讲刀尖上挑的是人肉……
然而,这种有点儿傻气的桥段,千篇一律这样来,看多了不免厌倦,让人觉得土匪没有创造力。但织田信长测试荒木村重的时候,手法的确与此类似——谈笑风生的酒宴上,织田忽然抽刀,插上一个馒头,一刀捅向荒木村重的面门。
措手不及的荒木村重却毫不慌乱,一张口就把刀尖上的馒头吞了下去。信长大悦收刀,认为此人果然胆大,遂封荒木镇守摄津。
因为这件事,日本的相法中把男人嘴大当作勇猛无畏的象征。二战中日本海军的名将三川军一,其长相便被形容为“嘴巴可以装下自己的拳头”。对了,大家不要乱试,别说吃自己拳头,就是一口吃一个馒头也有被噎死的——日本古代的馒头带馅,类似于今天的包子,和我们现在的馒头不是一个概念。
有这样一个舅舅,江与性格中不免有野蛮女友的倾向。
要说秀忠完全忠于江与,死心塌地,也不是事实。他曾背着江与与其奶妈的侍女阿静私通,而且偷偷生了一个儿子,但是一直不敢公开承认。
这也不能全怪秀忠,要知道在那个时代既没有球赛也没有电影,娱乐活动少得很,男人要是不偷腥,日子不免过得太难熬。可是,堂堂大将军敢作敢为,干嘛不给人阿静母子个名分呢?
关键是这江与太狠了。此前,秀忠也还有和其他女人生下儿子的情况。据记载,他的长子长丸,其母就不是江与。结果呢?此子两岁时因医疗事故意外死亡,而其母亲连名字都没留下来就消失了。只是根据《德川幕府家谱》,知道她是一名家女(即祖辈属德川家,生于德川家的女婢,类似中国的家生子)。这种事推测起来,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
对此深感震恐的秀忠又不是傻子,因此,对于阿静和她的孩子始终讳莫如深,终江与之世将她们秘密隐藏起来,这母子俩才得以保全。
江与在后宫大权独揽,颇有些吕后武皇的架势。
然而,后来成为第三代将军的家光,毕竟是江与的亲生儿子,她干嘛要跟自己儿子过不去呢?
此事说来话长,待我们慢慢道来。
秀忠在后宫的懦弱让有的人看不下去了,于是拍案而起——你管不了自己的老婆?那我帮你管管。
这话放谁身上,都很难接受,何况秀忠还是幕府的将军呢。然而,看看说话这人,秀忠也就只好捏着鼻子由着他管。
要替他管教老婆的,就是德川幕府的开山大将军德川家康。日本战国的老英雄德川家康,对这个不怎么会打仗的儿子多少有点儿看不上眼,让他上位是因为风云际会,阴差阳错,即便自己退位让他当了将军,家康依然以类似中国太上皇的身份控制着大局。
日本幕府的“太上皇”,真正的招牌叫做“大御所”,都是很有权力的,与我国古代被架空的唐高祖、唐玄宗很不一样。他们往往在儿子继位后还要掌控大局多年。其实,在封建格局下,这未必不是一个好办法——既避免了子孙为夺嫡相互残杀,又可以扶上马送一程,协助下一代顺利交接。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德川幕府在换届过程中,一直没有发生过内战。耐人寻味的是,我国古代的皇权交接也常常令君臣父子均头痛不已,但只有很少的几个皇帝,比如宋高宗或者乾隆采用过这种方式。
家康是见识过织田信长的厉害的,他可不想好不容易打下的天下,七搞八搞被江与带回她娘家去。对将军生母权力严格控制的政策,就始自德川家康。
为了避免江与势力膨胀,德川家康要求江与不能自己抚养家光,只能将他交给乳母代为抚育。
可能是被打了冷不防,在家光的问题上,江与还没反应过来,儿子就被带走了。但第六天魔王家的女性可不是好惹的,待她生了第二个儿子忠长,就咬着牙也不肯交出去了,态度之坚决,让老将军家康也不得不做出了让步,不得不允许她自己抚养忠长。
两个儿子,一个让别人抱走了,一个自己从小养大,这亲疏之别,决定了江与对两个孩子态度的完全不同。
在这一阵交锋中,一个威力不亚于江与的女性大杀器不显山不露水地走近了家光的身边,此人就是家光的乳母春日局。
春日局,原名阿福,“春日局”是后来天皇给她的封号。早年结婚并生有四个孩子,离婚后应将军征集乳母之命,并中选。她后来成为江与在后宫最强劲的对手。
一般后宫中女人的矛盾,多源于争宠。江与和春日局没有这样的矛盾,两人的争斗,一开始就带有政治色彩。
春日局的家世颇为复杂,简而言之,前面说的那位第六天魔王织田信长虽然在日本雄霸一时,却因为部将发动叛乱而被杀。春日局的父亲就是叛军中的将领。所以,从江与的角度来看,春日局是当年杀了自己舅舅信长的逆臣之女,“历史反革命”。而春日局也是一个极具自负、颇有才能的女子,很有防止江与专权后宫的责任感。所以两人一相见就有些天生冤家对头的感觉。
被春日局从自己手中把家光(当时的乳名叫做“竹千代”)抢走的江与,将自己第二个儿子忠长带在身边抚养,几乎把所有的感情都给了这个儿子——自己抚养的孩子当然更觉得可爱。于是,江与就有了把忠长立为将军后嗣,废掉家光的想法,而且开始实施。
忠于职守的春日局对此寸步不让,想方设法维持家光的世子地位。两人屡屡碰出火花。
都没有服输性格,巾帼不让须眉的春日局和江与,其对立也就因此不可调和了。
家光自幼病弱,即便是十岁以后,也曾发生因为突然癫痫发作而把周围人弄得惊慌失措的事情。若是诸侯家有这样的孩子,会产生因此无后的担心,对一个将军来说这简直是致命的问题。此外,他因为性格内向,说话口吃而沉默寡言,经常连必要的寒暄见礼都做不好。同是自己所生,与他相比聪明的忠长更能满足江与的自尊心。以德川幕府初期的时代背景而言,战国时代的遗风仍然很强。也就是说,嫡长子如果不具备充当继承人的资质,其继承权也可以被废掉。江与因为钟爱忠长,渐渐在诸侯和家臣面前显示对家光的轻视,以试探重臣的态度。如果她的计划实现,不但家光本身,而且与之关系密切,为其服务的春日局将来也危机重重。在不利形势下春日局严防死守,可是形势越来越不妙。
可怜的是夹在中间的家光。
左边看看,这是俺的亲娘,右边看看,这是待俺如亲娘的养母。
你们不打了,成吗?
不成!
两个亚马逊女战士异口同声。
二十五 春日局的靠山
专门写日本后宫八卦而闻名的作家三田村鸢鱼有一次和一名号称“公卿通”的友人聊天,说起德川家光的保护者春日局老太太,对方慨叹若非春日局,只怕家光的人生会光明许多。
这怎么会呢?三田村问道,如果没有春日局,家光只怕早就被废掉,淹没在历史潮流之中,根本当不上将军啊。
对方说是啊,但是当上了将军,却失去了父母,哪个人生更光明呢?
想想也有道理,没有精明强干的春日局,换个世子对江与夫人来说根本就是没难度的事情,她完全没理由去难为毫无招架之功的儿子家光。这不过是两个儿子中间选哪个的问题,一旦换位成功,他一个十来岁的小屁孩,当妈的能跟他过不去吗?江与夫人就两个儿子,一个当了将军,另一个只怕还会多得到些怜惜。家光没人支持,又口吃木讷,简直就是阿来笔下那个缺心眼的傻子,这种对谁都没威胁的傻子,多半是做个富贵王爷。
但家光身前挡着一个不让须眉的乳母春日局,帮他抵挡来自江与的明枪暗箭,奋勇保护着他一步步走向通往将军宝座的大门。
有了单骑救主的春日局,家光和他妈之间,可就不是人民内部矛盾了——那是后宫新旧两代政治势力的对决。
照大明权相张居正的说法,在政治斗争中,芝兰当道也不得不除。儿子算什么?江与夫人和春日局的心中都很明白——政治问题,首先是一个取得胜利的问题,其中不会有感情的空间。双方的立场就此变得不死不休。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小屁孩来说,是当将军重要,还是失去父亲母亲更重要?从家光后来的情况看来,他的心中,一生都在这个阴影下苦苦挣扎。
想一想,如果家光不当将军,是他失去的多,还是春日局失去的多?这位女忠臣的动机,就不得不让人猜疑两分。
江与和春日局之间的战斗中,最初前者占了上风。江与有效地说服了丈夫——第二代将军秀忠,使他同意冻结对继承人的确定,实际为让小儿子上位做好了准备。同时,加大了对家光的打压力度,只待乾坤一击——多年辗转和亲的痛苦,早已经把这个美丽的女性变得心硬如钢。
在时代剧《大奥》中,曾经描述了这一场夺嫡之战。其中,家光的乳母春日局有两段被视为经典的名言,都是她说给尚不足十岁的家光的:
“有时候人为了捍卫权力,会突然变成可怕的恶魔,无论男女都是一样。”
“世间上有些事难分对错,是因为有人逼着你一定要这样做,才能生存下去。”
尽管这不是春日局的原话,但仍然可以让人感觉到在这场争斗中,家光面临何等艰难的局面。同时,这里面所谓的“恶魔”毫无疑问指的是家光的母亲江与夫人。
从政治角度来说,江与夫人没有错,她对家光的无情、冷漠和折辱,带有一定表演的性质,其目的是为了让臣下在继承人问题上看清局势,不要错误站队。但对于自幼与父母分离,渴望父母之爱的家光来说,这未免是一件残酷的事情。
当一个孩子明白母亲是迫害自己的“恶魔”,这对他的心灵又是怎样的打击呢?
不知道别的孩子会怎样,性格内向执拗的家光在11岁的时候选择自杀,准备以此作为对父母的最后抗议。
幸好,日本人自杀讲究用肋差这种很不科学的工具,就算是大人还得要个帮忙的“介错”,他一个孩子,怎么能玩得转这种行为艺术呢?
在救下还没学会怎样用刀自杀的家光之后,春日局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与其好死不如赖活着,不如乾坤一掷,拼一个你死我活。
春日局并没有去发动政变——带一大帮女官举着扫帚和拖把去攻打幕府,这显然是很不正常的想法;她也没有试图去说服将军秀忠——秀忠是江与的支持者,听老婆话跟……那啥,跟正义走,是其一贯原则。当然,她也没有选择去找当时东亚的霸主大明皇帝投诉,中国皇帝还管不着日本将军的家事。
春日局知道,如果说当时世间江与还有一个怕的人,那恐怕就是曾经跟她舅舅织田信长玩过泥巴的德川家康了。
一般提起一代王朝(日本的德川幕府绵延二百六十多年,是当时日本的实际统治者)的开国之主,往往是顶天立地、伟大光明正确的大英雄,但这位老爷子虽为开国雄主,却也是一个另类的大妙人。
日本战国时代是一个名将英主辈出的时代,最后被德川家康一统江湖,其原因并不是他多么勇猛机智,最重要的秘诀便是这位老爷子活得长——织田信长没有活过他,武田信玄没有活过他,丰臣秀吉也没有活过他,等到德川家康的对手或自然或非自然离开人世之后,就轮到他称霸东瀛了。有人评价“德川家康,便似一介老农。只要我活着,只要我能活,我便能将世间所有敌人一个个等死”。因为这个特点,德川家康被冠以一个不甚雅观的绰号——“乌龟”。
如此说来,德川幕府就应该叫做日本历史上的“乌龟王朝”……
不过,单单长寿并不是家康的取胜之道,他的胜利,应该归结为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有着“乌龟”性格的德川家康一般不打硬仗,但有一次大概是发了失心疯,竟然和被称作“甲斐之虎”的武田信玄对上了。结果用脚趾头也能猜到,“乌龟”被“虎”追着打,跑得比兔子还快。中间德川家康好容易歇一下脚,在路边摊上吃了一碗红豆大福团子(日本一种点心),猛然间有人喊武田信玄追来了,吓得老爷子扔下饭碗就跑,老板娘追了好几里地才把钱收回来。写到此处不觉拍案,难怪日本的女子马拉松成绩好啊,人家这是有传统的!
被老板娘追还不是最狼狈的,最狼狈的是危急时刻德川家康竟被吓到失禁,实在是丢人丢到家了。
然而,这位后来的开国之主却似乎不怎么在意丢人不丢人,还专门让手下把他惊魂未定的样子画下来。
这种心态,使他能够在强敌环伺下坚持忍耐,不紧不慢,最终迈着龟步走向成功。
对了,那张家康惊魂未定的画像,名叫“颦像”,想来不会有人把这个名字和《红楼梦》里面宝钗对黛玉的昵称联系起来……
家康好吃茄子,把看富士山、打猎、吃茄子当作人生三大乐事。他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活了75岁,相当于今天的95岁,如果不是错吃了有毒的鱼,只怕还要活得长。若是总结家康的长寿经验,不妨替他编个顺口溜——“人活百岁不稀奇,多吃茄子少吃鱼”。
家康体型肥硕,背后被人称作“狸太公”,闻之也不以为侮。
家康崇尚节俭,一次如厕时草纸被风吹跑,竟追出去捡,被人笑话时候道:“我的天下就是这么省下来的啊。”
这是不是个有趣的老头儿?
但这个老头对江与来说跟一尊如来佛一般,就算她是齐天大圣也不敢对抗。
问题是她春日局能说动这如来佛吗?
二十六 和狸太公的斗法
春日局去见老将军家康,与其说是游说,不如说是吃准了老爷子的脾气。
德川家康何许人也?
形容老爷子的一个著名桥段是“杜鹃”——问:杜鹃不啼怎么办?答:等它啼。
可见这是何等一个稳健不好取巧的老家伙。在继承人问题上,家康多半会支持顺理成章而不是独出心裁。
更重要的是,看德川家康对儿媳妇的态度,每次江与夫人有建立根基的机会,老将军都会赶紧去拆房,几乎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春日局很可能意识到,德川家康内心深处,似乎对江与夫人有一丝惧意。
雄霸天下的老将军怎么会怕儿媳妇?
这一丝惧意估计是来自于对其舅舅织田信长的了解。尽管两个人是自幼相交的好友和战争中的盟友,但第六天魔王信长的凶悍和野心是家康深深了解的。事实上,家康的长子就是被信长逼死,家康当时连一句话都没敢说。但以后几次在他人生关键的时刻,都会不由自主谈起死去的长子,可见这一幕在他心中造成的阴影之深。
如此,对于带着信长同样血脉的江与,他又怎能不心怀戒惧呢?
考虑到忠长继承将军后江与夫人的地位,家康不打压这个小……魔那个啥才怪了。
然而,春日局最初也是吃了闭门羹的,最终想尽办法才谒见成功,终于得到了老将军家康的支持。
这里面其实体现的是德川幕府二元政治的特点。所谓二元政治,就是幕府的老将军在晚年退居二线,让年轻的少将军继位执政,但老将军仍掌握极大影响力的政治格局。这个格局有点儿像垂帘听政,但又不完全一样,因为正常情况下少将军会主持和决定所有政务,并不需要老将军最后批准。老爷子是在山的猛虎,平时悠游林下,只有感到毛躁的年轻人可能惹出祸事的时候,老将军才会从后台跳出来。
要是硬要找一个中国比较类似的时代,大约就是慈禧去颐和园和百日维新失败之间那段儿日子。
春日局找老头子申诉,德川家康的第一反应是不管,这是一种支持儿子执政的表态,并不代表他对于申诉内容的看法。这也说明家康是个明白人——假如谁投诉他都热心关注,那秀忠的压力可就大了。试想,如果你是公司经理,部下和你意见不一致,董事会马上表示关注,那你的感觉也不会好。在德川幕府,二元政治格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顺利交接,老将军的存在首先是为了保驾护航,在少将军成长过程中盯着哪个野心家想照儿子后脑勺上给一家伙,第二才是在儿子把事情办出格的时候出来干涉。所以老将军不能什么时候都跳出来,什么事儿都管,那样他就没有退位的必要了。
而一旦春日局让老头子明白了这是一个关系到江山变色的大问题,家康自然会跳出来。估计春日局在这方面是捏准了的——国之大者,唯戎与祀,选谁当继承人就是谁来祭祀祖宗的问题,当然得重视了。
家康选择了对春日局和家光的支持。他亲自到江户教训了夫纲不振的秀忠,迫使其打消了废长立幼的想法。
从幼年的表现看,家光的确不如忠长聪明,老爷子支持这个比较笨的这个孙子难道不是不曾犹豫么?
似乎这正是家康政治眼光的体现。历经风雨的老爷子明白,要保障德川家对权力的掌握,靠跟别人比聪明是不靠谱的。德川家的继承人不可能每个都是全日本最聪明的,碰上更聪明的野心家怎么办?最简单的办法是建立一种别人无法窥伺权力的规则。此时,日本历史上烽火不息的战国时代刚刚结束,在选择一个聪明的继承人和建立一种固定的游戏规则之间,显然后者更为重要。一个有规则而且尊重规则的社会不见得是最好的,但至少是安定的,这符合当时日本社会的要求。
江与夫人的谋划,在最后一刻出了问题。咸鱼翻身,已经被逼到悬崖边上的春日局和家光硬生生扳回了一局。
应该说这一回合的交手充分反映了春日局的政治眼光和手腕,而且丝毫不惧一旦失败会遭到江与方面怎样凶狠的报复。
其实想开了,本来就是全盘要输的局面,怎么输有什么区别么?
问题是江与夫人也不是省油的灯,被老爷子雷霆一击之后立刻偃旗息鼓。
咦,这也叫不是省油的灯吗?
当然,别人不明白,家康老爷子立刻就明白江与夫人的手段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老小子,你活得过我舅舅,活得过我妈,不信你还能活得过我?!
这个……江与夫人比家康小30岁,如此题目对老爷子来说的确难度大了点儿。
现在老将军麻烦了,钢刀虽快,不杀无罪之人,儿媳妇虚心跟自己学习,能拿这个理由就宰了人家吗?
靠儿子?自己的儿子自己还不知道,那是个怕媳妇都快怕出恐韩症的主儿,怎么靠法儿?
靠孙子?儿子都靠不住,孙子能斗得过他妈?
所谓姜是老的辣,解铃还须系铃人,老爷子自己出的招,最终还得自己破解——《藩翰录》中记载,就在家康去世前一年,他授意三名德高望重的老臣投入家光门下充任传役的职务。在他们的支持下,家康去世后不久,家光与隶属于他的60名家臣一同移驻西丸,建立了可以独立运作的班子。
汉高祖刘邦晚年因太子刘盈懦弱平庸,有意废刘盈而立赵王如意。太子的母亲吕后闻听,问计于张良,果然得到妙计。有一天,刘邦与太子一起饮宴,见太子背后有四位形貌不凡的老人。问后才知是自己当年想请都没请来的四位隐者“商山四皓”。刘邦一叹,知道太子羽翼已成,只好消除了改立太子的念头。
估计江与夫人得知家康这一手以后,感觉和汉高祖差不多。春日局在这次交锋中终于占到上风。
然而,江与夫人还有后手。
家光在20岁那年继承父位,成为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而让位的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则携其夫人江与移住西丸,效仿其父家康担任太上将军。这时,江与夫人利用其权力做出了一个新的钳制家光的决定——她要为儿子娶媳妇。
当妈的决定给儿子娶什么媳妇,作为乳母的春日局完全没有置啄的余地。
关于家光的婚事,江与策划为其迎娶在贵族公家中门第最为显赫的摄家之女为正室。她最终选中的是摄家贵族鹰司家之女孝子,订婚后即迎孝子住到自己的寝宫西丸,同吃同住,显然是要在婚礼前对其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鹰司孝子比家光要大三岁,这明摆着要造就第二个江与和秀忠的故事啊!
问题是,江与夫人忘掉了,她的儿子身上,也流着第六天魔王的血,内向木讷的背后,也隐藏着无法无天、敢于为人所不为的基因,而且这种基因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强。
对于孝子这个硬塞来的媳妇,年岁渐长的家光不肯再任凭母亲摆布,而是采取了针尖对麦芒的态度,两人从一成亲关系就糟得一塌糊涂。对孝子来说,更不幸的是,她最大的庇护者江与夫人在家光成亲第二年就病逝了,从此她在后宫的地位便江河日下。
江与夫人这最后一招未能奏效,原因很多,但孝子想如她控制秀忠一样控制住家光,从一开始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首先,孝子很强势,但其相貌虽美却远不如名闻天下的江与夫人,所以她对看惯了老妈的家光吸引力不足。须知,美丽的母大虫会让男人目眩神迷,如果母大虫不够美,则男人多半会选择报警。
其次,尽管孝子比家光大,但生长于深闺之中,而自幼经历坎坷的家光,心理年龄和承受能力都要高于同龄人,当年江与对秀忠既是夫妻又是半个老师的优势不复存在。
最后,眼看着母亲和乳母之间你死我活,招数频出的政治斗争,家光对于身边又冒出一个搞政治的女人来,心中的厌烦可想而知。所以,他宁可去找男宠,也不愿意去动大美女孝子。
铃木由纪子在《大奥之奥》中推断,春日局从背后的推波助澜,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使家光和孝子这本来就不是很相配的一对夫妻矛盾日深,乃至于反目。与家光不合的孝子也是个有性格的女子,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肯逆来顺受,而是选择与这位将军分居。尽管名义上仍然是将军夫人,但实际上孝子已经被放逐到大奥的圈子外面了,连死后都没有葬入德川家的家墓。
孝子的黯然退场,让春日局终于体会到了春风得意的感觉。老太太不但在后宫独掌大权,甚至代表将军家光到天皇的朝廷去搞外交,可说权倾朝野。
问题是,一转眼家光三十好几了,却依然没当上爸爸,老太太终于觉得有些不对劲儿了——这家光只好男色,任是春日局百般为他张罗,竟是对女人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这下子春日局老太太傻眼了——爷,您要是绝了后,让我到地底下怎么跟家康老爷交待啊!
尾 声
尾 声
德川幕府在家茂之后仍然挣扎了两年。
这两年中,继任将军的是原本呼声极高、素称贤明的德川庆喜。然而这位“贤君”心胸却远不如家茂开阔,始终没有忘记双方的争位之斗,以至于他登位后排挤胜海舟,和宫求见也被拒绝。这位“贤君”先是搞出一个“大政奉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历史教科书),试图以退为进。之后发现自己没有在三颗鸡蛋上跳舞的本领,随即途穷匕见,率领大军直扑天皇所在的京都,结果被打得大败。虽然前线大败,但将军指挥作战的大本营大阪城仍兵精粮足,而且幕府控制有制海权,可以随时调来援兵。当将领们专心准备下一次战役时,天亮时分却发现被战争吓破胆的主公庆喜已经乘孤舟逃跑回江户了。
毕竟贤明的末代将军庆喜一直只有纸上谈兵的机会。
东晋殷深源,“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久负贤名,年轻时一直称疾不做官,时士嗟叹:“深源不出,奈苍生何!”十多年后,才在会稽王司马昱“哀求”多次情况下出来做扬州刺史,并节制诸军北伐。结果因为不识时务,被打得全军覆没。
英俊喜欢穿军装的庆喜,与之大体相似。
败回江户的庆喜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情:统治日本十几代的幕府,如今成了众矢之的的“叛贼”,朝廷的大军正一路披靡,杀向江户。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朝廷一方领兵的正是和宫最初的未婚夫——有栖宫炽仁亲王。有栖宫炽仁是日本皇室中少见的文武双全人物,和宫一手优美的和歌就出自他的指导。他与幕府有夺妻之恨,所以是皇室中倒幕最坚决的成员。在他统领下的讨伐军明显是要置德川家于死地,而落井下石简直是人类天性,昔日威风的幕府,此时已经落到破鼓万人捶的地步。
仿佛突然发现了救命稻草,德川庆喜请求拜见和宫。
在家茂去世之后不久,孝明天皇也去世了,两个最主要的合作派代表人物相继去世,幕府和朝廷的战争一触即发。因此,岩仓具视曾多次去函,密告和宫尽快脱离幕府,回归京都。但和宫并没有走。
也许在那一刻,她已经把德川家的命运背负到了自己的身上。
立场是维新派的胜海舟也没有走。他虽然很不喜欢庆喜,但与和宫一样,为了那个早逝的将军,苦苦支撑着危局,寻求着为德川家找到一个平和的结局。
德川庆喜的第一次拜见并没有被和宫接受。这个当初哭着不肯到江户的小萌丫头现在的内心,也许已经比大她十几岁的庆喜更为深沉。她在等待庆喜确实已经山穷水尽的时候,只有一个真的没有了东山再起机会的德川家,才有可能获得生存下去的机会。
当朝廷的大军已经逼近江户的时候,和宫见了庆喜。随后,她向自己的侄子明治天皇写了一份“叹愿书”,请求天皇赦免德川家。她同时还给官军的前锋大将,自己的表兄桥本实梁写了一封长信,阐明自己的立场。那封叹愿书很容易找到,无需赘述,而给桥本实梁的信,更带有和宫鲜明的个性。
和宫写道:“若当家(指自己嫁入的德川家)以朝敌之污名传于后世,以吾看来实为遗憾之事。……若能予我以悲悯,雪其污名,得使其家门重立,吾愿以身命相求。……万望于官军中斡旋以改其所向,若坐看当家灭亡实为吾极遗憾之事,切请尽快施以援手以保存之。我不惜此一命,惟若舍身于朝廷之敌一侧……思之心痛。”
和宫在信中表示,若德川家给后世留下朝廷之敌的污名,她认为会是十分遗憾的事情。请表兄看在自己的请求上,设法为其洗去污名,则和宫愿以身命相求。如果官军定要进攻到底,和宫也有着和德川家站在一起,舍弃自己生命的觉悟。
在得知战争不免的时候,和宫把自己作为一个人质,来为德川家求得一线生机。与此同时,与和宫曾经势不两立的笃姬,也为着同样的目的在奔走。笃姬家族于官军中最强硬的西乡隆盛有恩。刚烈的笃姬看不惯幕府男人们的无能,曾怀揣匕首,等待城破自尽,在圣海舟的强烈劝说后才改变了主意。
政治,本来是一种绝不让敌人翻身的艺术。但是,在两个本来应该是作为政治牺牲品的女人的努力下,德川家得到了意外的宽大:德川庆喜退位,家主之位改由六岁的德川家达继承,并为其在骏府保留了七十万石俸禄的辖地。庆喜此后沉溺于打猎,摄影和射箭,生了21个子女,寿76。笃姬专心于教育德川家达,她的政治经验对家达影响很大。后来,日本政府出现危机时,曾公推德川家达担任首相组阁,被家达拒绝。德川家族则存续至今,仍在日本颇有影响。
和宫选择了回到京都,皇室接回了被迫下嫁的公主,犹如蔡文姬归汉,使她的出嫁和回归对舆论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她离去的时候,把哥哥孝明天皇和丈夫家茂的灵位放在桌上,但走的时候却似乎粗心地只带走了哥哥的灵位。
这件事曾引发后人的好奇,并推测和宫与家茂并非真的那样有感情。比如,有一次家茂去京都见天皇,和宫因为感冒并没有送到门外,违反了夫妻之礼。再比如,家茂在大阪时身边还有别的妾室,说明他的爱情不专一。
实际上,这些看法大多捕风捉影,第一是日本人的典型思维,也许我们会很清楚地理解,真正的感情并不体现在这些礼仪的场面上;第二则是外国人不了解日本文化的产物,作为一个海洋民族,其爱与性是分明的两个概念。
很少有人注意到,完成了其政治使命的和宫,悄然回到了改名东京的江户,并在那里生活了下来。她离开时把家茂的灵位留在了那里,如今,她又回到了这块浸透幸福和伤感的地方。十年后,和宫去世,病因与家茂出乎意料的相同。她的最后一句话是:“葬我于将军之侧。”
随着增上寺德川家墓葬的开启,家茂与和宫的合葬墓也被发掘。在打开三层棺椁之后,和宫已化作白骨的遗骸暴露出来。为墓中几乎没有随葬品而惊奇的人们发现,在屈膝而卧的和宫双臂之间,有一幅小小的玻璃板,那是一幅明治前期的相片。
在发掘的灯光下人们看到那张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的男子,但是,当他们试图把照片拿到阳光下时,上面的影像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
有人曾推测,这会不会是和宫的第一个未婚夫——有栖川炽仁亲王的像,但看过照片的专家认为不像,因为照片上的人年纪很轻,而有栖川宫炽仁比和宫年长十二岁,他在照片上这个年龄时,照相技术还没有传入日本皇室。
答案只剩了一个,那是从未留下照片的德川家茂的影像。有记载他出征大阪的时候,曾照了相让人快马送给在江户的和宫。
和宫与家茂在一起生活的时间,不算最后的别离仅有四年。
这一瞬间,想起了《黄昏清兵卫》最后主人公小女儿长大后的旁白:
“朋江小姐最终成了我们的母亲,但是这种幸福的生活只持续了三年。三年后,在天皇和藩势力的战争中,我的父亲被炮火击中,死在了疆场上。”
“我的母亲在战后带我们到了东京和江户,最后幸福地和我的父亲葬在了一起。”
“江户时代,家父的旧同僚和上司现在大部分都名成利就,平步青云。我经常听到他们说:‘黄昏清兵卫真是个不幸的男人。’但我不这么想,家父并非渴求功名的人,他决不会自认为是不幸的,他深爱着女儿们,又得到美丽的朋江小姐的爱,他短暂的人生里充满着美好的回忆,我也因为这位父亲而自豪……”
也想起了新婚时妻的话:“不要说一生一世啦,这一天就是幸福。”
一天已是幸福,何况四年,何况死而同衾的永恒。
这位命运不幸的将军,却是无法用“可怜”两个字放在他头上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