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粤行丛录(岭南史料笔记丛刊)
》
售價:HK$
80.2
《
岁月待人归:徐悲鸿自述人生艺术
》
售價:HK$
61.4
《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
》
售價:HK$
103.8
《
资治通鉴熊逸版:第四辑
》
售價:HK$
470.8
《
中国近现代名家精品——项维仁:工笔侍女作品精选
》
售價:HK$
66.1
《
宋瑞驻村日记(2012-2022)
》
售價:HK$
115.6
《
汗青堂丛书138·帝国的切口:近代中国口岸的冲突与交流(1832-1914)
》
售價:HK$
127.4
《
人世事,几完缺 —— 啊,晚明
》
售價:HK$
115.6
|
編輯推薦: |
1.在十几年的从教工作中,作者由一名乡村女教师成长为全国著名中学的特级教师,其成长经历值得教师借鉴与研究。
2.书中讲述了青年教师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涉及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方面,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3.见解深刻,一针见血,引人警醒。
|
內容簡介: |
从西部地区的乡村女教师成长为全国著名中学的特级教师,作者近20年的专业成长之路颇多曲折。结合她的从教经历,本书从教师专业成长涉及的专业认知、教育反思、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专业阅读、启蒙之师、同行挚友等角度入手,给青年教师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专业成长之路。
激情洋溢,文笔犀利,见解深刻,可谓“小女子,大气象”!读后反思,必能助你突破专业成长瓶颈,踏上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
關於作者: |
王 君 现任教于北京市人大附中西山学校。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优秀教师,全国中语“教改新星”,省优秀班主任,省骨干教师,全国多所师范大学特聘“国培”专家教师、兼职硕士生导师。多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封面人物”。多次获得全国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省级一等奖以上表彰50多项。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200多篇,12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入选2008年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名师出版工程”。著有《青春之语文—语文创新教学探索手记》、《教育与幸福生活》、《王君讲语文》、《青春课堂—王君与语文教学情境创设艺术》等专著。应邀到全国各地及新加坡、香港等地讲学上百场。
|
目錄:
|
第一章 我的专业求索之路
得失寸心知——我的语文教学足迹
青春万岁——我的班主任足迹
重新出发——我爱北京天安门
支教记——酉阳、秀山、黔江行
第二章 我的教育求真之路
教育要致力于培养“富”“贵”“闲”人
谁偷走了我们的温柔
为什么有“教不好”的学生
惩罚的缺失是中国教育不可承受之重
谁把我们爱得伤痕累累
教育,你敢不敢教情教爱
扬长避短:教育不能承受之轻
致力于培养真诚和热情的孩子
关于“容错”的思考二则
第三章 我的课堂反思之路
致力于真实、扎实、朴实的高效课堂研究
安安静静地上课
努力爱上说明文
把课堂瘦身坚持到底
课堂要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双赢
语文教学要为培养平民情怀助力
语文课改反思不能矫枉过正
第四章 我的班级管理创新之路
把生活供在教育的“神坛”上
没有活动,就没有真教育
班级图书馆永远不闭馆
养成教育要追求艺术化的“法治”
一条班规的诞生
你的座位你做主
雄关漫道真如铁——记我们班的“体力长征”
滚滚红尘洗童心——记我们班的“脑力长征”
挖掘情感奔涌的生命河道——青春期情感教育思考
评语写作:手持彩练当空舞
第五章 我的专业阅读之路
做一名“耳顺”的教师——我读《论语》
班主任,要善于示弱——我读林语堂《老子的智慧》
走出师爱的误区——我读弗洛姆《爱的艺术》
教育应该创造美好生活——我读罗素《教育与美好生活》
教育即自由——我读《教育人学——当代教育学的人学路问》…
教师自我拯救的三种视角——我读《我们与差生》
第六章 我与优秀教师同行之路
记我的恩师文兰森
想起余映潮老师
“军”临天下
你们是一条河——记《语文教学通讯》的编辑老师们
一件小事──记史有为先生
赋到沧桑句便工——致明哲兄
万里写入胸怀间——致刘祥兄
后记 美丽,从中年开始
|
內容試閱:
|
一条班规的诞生
(一)
在我班的《班规》中有一条关于喝水的规定:在教室只能用自己的水杯喝纯净水,禁止在教室喝饮料和用各种饮料瓶子喝水。不要小看这条简单的班规,它的诞生还颇费周折。
如今,各式各样的瓶装饮料广受学生欢迎。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发育,而且造成了极大的浪费。更让人恼火的是,饮料瓶子的随意摆放、抛掷严重影响了教室的整洁。但是,直接禁止学生喝饮料显然破坏了学生的“公民权”。我该如何引导他们呢?
最开始,我能够做的也仅仅是在班上宣讲喝饮料对青春期身体发育的弊端。另外,就是发动学生制作了专门的饮料瓶子回收箱,收集瓶子去卖以作为班费使用。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学生喝饮料的势头有增无减,收集瓶子也产生了新的环境污染问题。
直到我抓住机会为学生现场算了一笔账后,情况才有所改观。
我们班要买车了
看到这个题目,请千万不要笑我吹牛。
事情的缘起是上个周五,张婆婆又到班上来回收孩子们喝的饮料瓶子了。我看着孩子们帮着张婆婆兴高采烈地把瓶子往一个大塑料袋里倒。看着看着,我突然来了灵感。我叫道:“嘿,娃儿们,慢点儿慢点儿,先数一数这个周我们到底喝了多少瓶饮料?”
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一共是180个瓶子!
我们这个国际文凭试验班仅仅28个人,在天气已经明显变凉的九月的最后一个周,在班上已经有饮水机的情况下,居然喝了180瓶饮料。就算平均每瓶水卖3元钱,那么我们一周就花去了540元。如果算一个学期20周,一学期支出10800元。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读了五学期,所以我们花费在饮料上的钱是54000元。如果初三结束,我们这样一个微型班在饮料上支出的钱最少也应该有64800元了。
64800元!重庆本地产的长安车才不到三万,就大家伙儿喝饮料的这点钱,够我们班买两个长安车了。
就照这个数字,我们班上人均每人在初中三年要花费2314元在喝饮料上。2314元是个什么概念?是一个低保家庭(按照平均每户500元算)近五个月的总收入,是一个贫困农村家庭全年的总收入……
如果我们把这64800元用以支持希望工程,可以帮19.6个初中生交完三年的学杂费(初中三年学杂费、书本费约3300元),或者帮10.8个高中生读完高中(高中三年学杂费、书本费约6000元)……
而且,据科学报告,最有利于人体的是白开水,再可口的饮料,也多多少少含有色素和糖精。
孩子们,面对这笔账单,你会做何感想呢?这份让人瞠目结舌的账单让新班规的讨论和制定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全班一致通过:为了身体健康和节约财富,我班在教室里只能喝纯净水,禁止在教室里喝饮料。
学生之所以服从这项新班规,乃是因为它的人性化:不禁止学生喝饮料,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又大大地减少了学生喝饮料的频率。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学生习惯用饮料瓶子喝纯净水。常常是一大瓶一大瓶地接水,喝不完,放学之后顺手就丢在了垃圾桶中,造成了班级纯净水的极大浪费。
怎么办?
我在班上反复做思想工作,讲浪费的坏处,讲水资源的珍贵。但是问题并没有太大改观。后来,在一次征集班级管理金点子的班会上,王梦然同学提出:全班同学只能用自己的水杯喝水,不准把饮料瓶子带进教室。因为课桌不大,学生不可能带很大的水杯到学校,更不可能把自己的水杯也随手丢弃。
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二)
回顾这条班规诞生的过程,其实它展示了养成教育中的另一个原则——智慧原则。
智慧原则在养成教育中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管理敏锐”,指班主任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上的“空白点”要敏感,要能及时制定和补充相应的班级法规以进行引导矫正;二是“管理艺术”,指班主任在制定和实施班级法规的同时,渠道要民主,手法要巧妙,要有情感的唤醒和智慧的交流碰撞。我们要努力避免的是班级法规仅靠班主任的权威得以落实。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只会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听话的“奴隶”。
实施养成教育,不仅要和现实的教育现状中的不完美做斗争,还要和人性中的弱点做斗争。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文明程度暂时还较为低下。学生还缺乏较为强烈的公益意识,相当部分学生还没有培养起珍爱公共财富的习惯。喝饮料本是小事,教师甚至可以不管。但是,管与不管,粗暴地管还是智慧地管,效果迥异。我之所以举这样一个案例是想表明:成功的养成教育是渗透教育,它直面学生的生活现状,直面人性的弱点,调动起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群体的智慧,在共同的思考和探索中,把每一个细节的教育和教育的细节推向完美。
在我班的《班规》中,还有一些要点,也体现着我们在养成教育上的一些追求,可能会引发班主任朋友的一些共鸣。比如:(1)人离开,凳子就放到桌子下边。
(2)日用垃圾随时入袋,不能摆在桌子上或者抽屉里。
(3)每天晚上放学离开的时候收拾垃圾袋。垃圾不在教室过夜。
(4)任何时候都保持桌面清爽(只摆本节课的书和文具)、抽屉整齐,任何时候都经得起检查。
(5)靠窗台坐的同学不放杂物在窗台上。
(6)保持座位周围1.56平方米的干净。
……我以为,这些既是教育的起点,其实,也是教育的终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