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国家豁免法的域外借鉴与实践建议
》
售價:HK$
188.2
《
大单元教学设计20讲
》
售價:HK$
76.2
《
儿童自我关怀练习册: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
售價:HK$
69.4
《
高敏感女性的力量(意大利心理学家FSP博士重磅力作。高敏感是优势,更是力量)
》
售價:HK$
62.7
《
元好问与他的时代(中华学术译丛)
》
售價:HK$
87.4
《
汽车传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
售價:HK$
109.8
《
怪谈百物语:不能开的门(“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宫部美雪重要代表作!日本妖怪物语集大成之作,系列累销突破200万册!)
》
售價:HK$
65.0
《
罗马政治观念中的自由
》
售價:HK$
50.4
|
編輯推薦: |
品读经典名著,训练各类题型,活写高分作文,备考全面升级。初中生名著学习必备百科全书,读练写考全能力提升!
|
內容簡介: |
从新课标考纲对初中生必读名著中精选若干篇目,条理化分析名著内容概要,给学生以整体的印象;剖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分析作品人物形象;名家评述、阅读感悟,分享作品带给读者的最真实感受;阅读集训,分析历年各类中考试题,详解名著的考查关键点。
|
關於作者: |
蔡智敏,语文报社社长兼总编辑,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副会长,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撰写有关语文教学、文学研究、编辑学研究论文多篇,创作出版了散文集《宁静与声音》、《表里人生》,论文集《编读余谈》,诗集《走过荒原》及中短篇小说等百余万字的作品;主编有《新思路读写突破》、《高效读写大系》、《新读写大语文》等语文教学与研究用书,约两千多万字。被评为百佳新闻工作者,并获“杰出成就奖”,2010年1月被授予全国新闻出版行业“三个一百”优秀人物荣誉称号。
|
目錄:
|
第一编 中考名著阅读备考指导
一、课标要求
二、考点透析
三、常见题型
四、命题趋势
五、备考对策
第二编 初中生必读名著读练写考
《三国演义》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专项训练
经典素材
中考活用
《水浒传》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专项训练
经典素材
中考活用
《西游记》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专项训练
经典素材
中考活用
《红楼梦》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专项训练
经典素材
中考活用
《繁星?春水》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专项训练
经典素材
中考活用
《骆驼祥子》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专项训练
经典素材
中考活用
《朝花夕拾》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专项训练
经典素材
中考活用
《傅雷家书》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专项训练
经典素材
中考活用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专项训练
经典素材
中考活用
《童年》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专项训练
经典素材
中考活用
《名人传》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专项训练
经典素材
中考活用
《伊索寓言》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专项训练
经典素材
中考活用
《汤姆·索亚历险记》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专项训练
经典素材
中考活用
《格列佛游记》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专项训练
经典素材
中考活用
《鲁滨孙漂流记》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专项训练
经典素材
中考活用
《海底两万里》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专项训练
经典素材
中考活用
《简·爱》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专项训练
经典素材
中考活用
《爱的教育》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专项训练
经典素材
中考活用
《昆虫记》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专项训练
经典素材
中考活用
《培根随笔》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专项训练
经典素材
中考活用
第三编 初中生必读名著精析精读
《唐诗三百首》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原文精读
模拟考场
《宋词三百首》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原文精读
模拟考场
《元曲三百首》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原文精读
模拟考场
《聊斋志异》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原文精读
模拟考场
《官场现形记》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原文精读
模拟考场
《老残游记》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原文精读
模拟考场
《故事新编》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原文精读
模拟考场
《格林童话》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原文精读
模拟考场
《安徒生童话》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原文精读
模拟考场
《克雷洛夫寓言精选》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原文精读
模拟考场
《大卫·科波菲尔》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原文精读
模拟考场
《在人间》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原文精读
模拟考场
《老人与海》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原文精读
模拟考场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原文精读
模拟考场
《欧·亨利短篇小说精选》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原文精读
模拟考场
《泰戈尔诗选》
名著导读
作品精析
原文精读
模拟考场
第四编 中国当代流行作品导读
《三重门》
作家作品
内容概述
知识链接
《悲伤逆流成河》
作家作品
内容概述
知识链接
《第一次亲密接触》
作家作品
内容概述
知识链接
《哈佛女孩刘亦婷》
作家作品
内容概述
知识链接
《马燕日记》
作家作品
内容概述
知识链接
《女工》
作家作品
内容概述
知识链接
《草戒指》
作家作品
内容概述
知识链接
《活着》
作家作品
内容概述
知识链接
《蜗居》
作家作品
内容概述
知识链接
附录 中考名著命题分析与真题精选
一、中考名著题的命题范围
二、中考名著题的命题形式
三、中考名著题真题精选
|
內容試閱:
|
《三国演义》
名著导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伴随着那一段言简意赅,气势如虹的卷首语,《三国演义》为我们缓缓拉开了历史的帷幕,重温那一段战火连绵、激情燃烧的沧桑岁月,再现那一个戎马倥偬、动荡起伏、才人辈出的非凡年代!《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司马懿、陆逊等,都是风云际遇,大显身手,各自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这种源出众手的小说,后来还有神魔小说《西游记》和另一讲史小说《水浒传》,在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小说便蔚然成为一大潮流。
作品精析
内容概述
三国演义》从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太康元年三国统一为止,描绘了魏、蜀、吴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形象地再现了这一风云变幻而又动荡不安的历史时代。罗贯中精心塑造了刘备、曹操、孙权三个势力集团以及其他集团中各种各样的正面或反面人物。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姜维、曹操、孙权、周瑜、吕布……无不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在罗贯中的笔下,他们上演了一出又一出有声有色、可歌可泣的悲剧或喜剧。他们的行为和道德品质无不引发了读者的爱憎。可以这样说,《三国演义》是一扇门,推开它,人生的奥秘尽在其中。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拥兵自重的豪强,他们彼此为了各自利益又重新混战。汉灵帝死后,诸侯混战局面愈演愈烈,北方的曹操迎奉献帝至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并先后歼灭吕布、袁绍、张秀等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
而身为汉朝皇室后裔的刘备最初转徙不定,直至他三顾茅庐,得诸葛亮出山辅佐,以“联吴抗曹”为基本方针,自荆州扩张逐渐有益州两川之地。
江东孙氏自长沙太守孙坚开始,就以江东六郡八十一县为根据地站稳了脚跟,直至其长子孙策死后,孙权即位,江东实力日益增强。最后,经过孙刘联军抗曹的“赤壁之战”,迫使曹操北还。而东汉十三州中最大的荆州之地也被曹、刘、孙瓜分,三分天下之雏形已成。
此后,三国争战层层展开。先是孙权乘关羽和曹兵交战之际,派兵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不久,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汉称帝,定国号“魏”。刘备在西川称帝,国号“汉”。为报关羽被害之仇,刘备亲征江东,结果孤军深入,为陆逊所败,刘备病死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八年后,孙权称帝,国号“吴”。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少主刘禅,苦撑危局。其间,诸葛亮坚持联吴抗曹的基本方略,七擒孟获之后,稳定了后方。又先后六出祁山伐魏,但均以失败告终,诸葛亮也积劳成疾,病死军中。他死后,姜维继任其职,先后九伐中原,却无功而返。后主刘禅昏庸无知,朝政腐败,蜀汉国力日渐衰弱。
然而,历史的潮流终究不可逆转。魏国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懿死后,司马氏家族掌权,渐渐强大起来。其子司马昭派邓艾、钟会攻打蜀汉,大军直逼成都,刘禅不战而降,蜀汉灭亡。蜀汉被灭不久后,司马昭去世,其子司马炎篡权,建立西晋,曹魏灭亡。晋太始元年,司马炎派大将杜预、王浑伐吴,吴主孙皓投降,东吴灭亡。至此,西晋司马氏篡魏,降蜀,灭吴,三分天下重归于一统。
正是: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三国演义》是根据正史记载和民间传说加以扩展而成,基本上采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但在许多情节的设置和历史人物的塑造上,又充满了浪漫的传奇色彩,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全书的结构以蜀汉矛盾为中心,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来展开情节,既保证了前后发展的一贯性,又富于曲折和变化,于清晰明朗的脉络间,构成了一个古典小说中少见的,既宏伟又严密的结构。
《三国演义》这部巨著大致上以陈寿《三国志》的历史范围为基础,从文学角度再现了汉末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八九十年间的演变过程。因为历史大事不便随意篡改,但其中细节却可尽情发挥,作者在编写时可以融入个人的主观成分,成为思想性较明显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以蜀汉为正统,处处尊刘贬曹,与陈寿《三国志》以魏晋为正统有别,历来视此为《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扬刘抑曹是《三国演义》的主调,尤其是现在流行的毛评本,说“强调正统”是该书主题,应该不会错。而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观念,也与作者所处元末明初的时代背景有些关系。
艺术特色
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
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
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
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主要人物
曹操:他是乱世奸雄的典型形象。曹操出场时还是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当他看到董卓专擅朝政、滥杀无辜百姓而朝臣又束手无策时,就挺身而出,前往相府刺杀董卓,行刺不成,就逃回故乡,散家资,募乡勇,发矫诏,聚十八路诸侯结盟,共讨董卓。但一旦把汉献帝掌握到手中,就原形毕露,“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欺君罔上的乱臣贼子。曹操既是敏于识人、善于用人的首领,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又是嫉贤妒能、不容他人猜透他心机的小人。
刘备:他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阁下玄孙”,无限忠于汉室。他对汉帝忠心耿耿,看到朝廷陵替,汉室衰微,就悲愤得心胆欲裂,甚至痛哭流涕,决心“伸大义于天下”,为重整汉家江山而拼杀;这一切都是表现他的“忠”。刘备少年早孤家贫,但事母极其孝顺,他贩履织席以奉养老母;他在危难中得到谋士徐庶,当听说徐母身陷曹营,就毅然放走富有孝心的徐庶;这是在描写他的“孝”。刘备从不做损人利己之事,爱民如子,心系天下,关怀百姓,具有一片仁爱之心;在火烧新野之时,他事先把居民迁移他乡;在败走江陵时,仍不忍抛弃百姓,在曹兵杀来的危急情势下,还要携十万军众渡江;这些都在显示他的“仁”。关羽在华容道上义释曹操,孔明按军令状欲斩关羽,刘备以结义之情为其开释;关羽失荆州,走麦城,为东吴所杀,刘备不顾劝阻为其雪恨,以致兵败彝陵;他把赵云救护的阿斗掷之于地,因为这险些使他丧失一员爱将……这些情节都在刻画他的“义”。
诸葛亮:他是智慧的化身。从第三十七回诸葛亮出山,到一百零四回于五丈原病逝,他的预见和实现预见的计谋成为情节发展的主要脉络。他的众多的“神机妙算”都能获得成功,是因为他有渊博的天文、地理知识,以及高超的政治、军事、外交才能。他还从正统观念出发,择主而事,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竭尽忠忱为其效力,辅佐后主忠心不二,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这一切生动的描写,不仅使孔明成为封建社会忠臣、贤相的典型,也是性格鲜明、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
关羽:骁勇善战,神武过人,为蜀汉的崛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温酒斩华雄,写出他超群绝伦的武艺;单刀赴会,写出他的大智大勇;刮骨疗毒,写出他惊人的自制力。但是,关羽居功自傲,狂妄自大,心胸狭隘,好听奉承。终于因为他的意气用事,轻敌麻痹,破坏了吴蜀联盟,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而且给蜀汉事业带来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周瑜:周瑜多谋善断,精于军略。建安十三年(208)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后图进中原,不幸于建安十五年(210)十二月病故于巴丘(湖南省岳阳),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六岁。他聪明机智,在赤壁之战中,黄盖和周瑜假装争吵起来,导演的双簧苦肉计,几乎瞒过了所有的文武官员。他心胸狭窄,当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假途灭虢之计策,使得周瑜被围,周瑜气急又加之旧伤复发,不治身亡。
张飞:身高八尺,有两个哥哥,一个叫刘备,一个叫关羽,张飞对有学问的人很礼遇,如刘巴初降,张飞立即到其家拜访,但刘巴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张飞虽然气愤,但没有抱怨说一句。张飞也惜英雄、重英雄,如捉到严颜时,严颜宁死不屈,张飞敬重其为人,将严颜待为宾客。张飞的声音极大,为人勇猛,在长坂桥下,他一人面临着曹军,丝毫不畏缩,书上说他在长坂桥上一吼,吓得曹军没一个人敢来迎战,夏侯杰吓得肝胆破碎,栽下马而死。张飞对待手下很残酷,在他哥哥关羽死后,他想要报仇,就命令两名手下去报仇,如果没有成功的话,就要砍了他们两个的头,那两名手下因为太害怕,所以,当天晚上,他们两个偷偷地潜入张飞住的地方,见四处没有人,便杀了张飞,张飞因为太残暴,最后死在了自己手下的手里。
名家评述
今览此书之奇,足以使学士读之而快;委巷不学之人,读之而亦快;英雄豪杰读之而快;凡夫俗子读之而亦快也。
——金圣叹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而且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毛宗岗
《三国演义》是在正史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加工将历史转化为文学,从而达到深入普通民众、普及历史与文化知识的目的。它来源于历史,却又区别于历史。它有历史的影子,却更多地体现在文学创作上。
——周汝昌
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至极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近三百年来,向来称之为“第一才子书”,或“第一奇书”。
——金庸
《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鲁迅
《三国演义》是小说,《三国志》是史书,二者不可等同视之。比如,旧戏里诸葛亮是须生,而周瑜是小生,显然诸葛亮比周瑜年纪大。这可能是来源于演义,而在《三国志》上记载周瑜死时37岁,那时诸葛亮才30岁,即比周瑜小7岁。
——毛泽东
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曹操一生,无所不用其借:借天子以令诸侯,又借诸侯,以攻诸侯。至于欲安军心,则他人之头亦可借;欲申军令,则自己之发亦可借。借之谋愈奇,借之术愈幻,是千古第一奸雄。淡泊宁静之语,是孔明一生本领。淡泊则其人之冷可知,宁静则其人之闲可知。天下非极闲极冷之人,做不得极忙极热之事。后来自博望烧屯以至六出祁山,无数极忙极热文字,皆从极闲极冷中积蓄得来。
——毛纶、毛宗岗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千百万读者所最尊敬、喜爱的人物,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料事如神,才能卓越,作者对诸葛亮的形象,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陈其欣
阅读感悟
性格决定命运
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如果说魏国在三国中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屈一指的必定是卧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庶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于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我眼中的曹操
读三国,不可不提到的人物之一便是曹操,我认为此人应该算是一代枭雄,他的勇猛、谋虑、雄心,应该都值得人称赞学习,只有一点多疑,他的多疑不是他的错,因为他所走过的路太险,也只有他的智慧,才能走出来,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读曹操让我懂得了,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勤奋,敬业,谨慎,诚信,曹操的一生应该没有遗憾,作为当代的我们,又遇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我们更应该学习曹操有所为,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就算艰难险阻,也要去闯一闯!也许主宰明天的就是自己!曹操告诉我的是一个人应有所为,然而曹操留给子孙的魏国,走的又是什么样的历史路程,告诫我的又是什么?我开始思索,得到的答案是用人之道,在于知,知人而用;在于度,度量而行,收放自如,方能有为,否则或外亡,或内亡。
漫漫三国跌宕路
他日只因刘备临死前的一句“一定要保住蜀国,照顾好刘禅,如果他太昏庸你可废了他自封为王”,但诸葛亮为刘家效劳了大半辈子,怎肯使刘家唯一的血脉离开王位,所以尽管刘禅再怎么昏庸,诸葛亮还是一心一意地辅佐少主刘禅并没有废了他,最终使得蜀国朝中混乱,朝纲不整,朝中多是一些宦官奸臣,导致蜀国灭亡;关羽只因不愿与昏庸的吴国结为亲家,就使自己的荆州失守,自己被逼到麦城被断头而死;张飞因为急着给二哥报仇,便命手下三天之内造出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数量的白甲,最终被手下杀死;司马懿因为怕有埋伏,错失了一次绝好的战机,当醒悟过来时蜀军早已撤走,使自己悔恨不已。漫漫三国路,虽不如康庄大道一样平坦,但也并非像布满荆棘一样的充满凶险,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道路,安全而又惊险,跌宕而又起伏,看似平坦而又暗藏杀机,变幻莫测。它给人一种激情澎湃的感觉。
三国故事与我们的生活
还记得,《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让我备受振奋:刘备冒着皑皑大雪,去一个山村求见“卧龙”先生,而且去了三次。这等求贤若渴的举动,难道不值得我们感叹吗?看今日,有多少大好的机会在向我们敞开双臂,有多少大好的时机在等着我们把握。可是,回想起生活中的一幕幕:有的同学因为过度迷恋网络,不能自拔,那么,将来的一切大好机会,必将与他无缘;有的同学因为心态不好而永远生活在堕落之中,那么,再好的时机也会与他擦肩而过。还记得,《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让我备受鼓舞:那几位未曾谋面的君子,只因精忠报国,只因志同道合,走到了一起,这等壮志豪情,难道不值得我们钦佩吗?这使我想到了《论语》中的一句古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更让我想到了毛主席曾经和他的挚友一起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的场面……所以我希望,我们能够养成“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习惯。
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桃园三结义”中的三弟兄是()
A.刘备、关羽、张飞
B.关羽、张飞、赵云
2.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谁说的?()
A.诸葛亮B.曹操
C.刘备 D.周瑜
3.
《三国演义》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
A.董卓B.王允C.曹操
4.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最早是谁说的?()
A.许褚B.刘备
C.曹操D.孙子
5.关羽的赤兔马是谁人相送的?()
A.刘备B.曹操
C.袁绍D.孙权
6.“水淹七军”是谁指挥的?()
A.关平B.关云长C.周仓
参考答案
1.A 2.C 3.C 4.D 5.B 6.B
二、填空题
1.
《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 ,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华容道义释 、过五关、水淹 、败走 。
2.
《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 ,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 、 、 、空城计、挥泪 等。
3.
《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双股剑的 ,使丈八蛇矛枪的 和使青龙偃月刀的 。
4.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 的开篇词。
5.
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 、 。
6.
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借东风——巧用天时
(2)()借荆州——有借无还
(3)()进曹营——一言不发
(4)()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