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西洋景:欧洲的9个文化表情

書城自編碼: 352020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世界史
作者: 易丹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182126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0-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28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4.3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数据科学技术:文本分析和知识图谱
《 数据科学技术:文本分析和知识图谱 》

售價:HK$ 156.1
胡佛的天梯
《 胡佛的天梯 》

售價:HK$ 106.5
愤怒:一部关于情绪的冲突史
《 愤怒:一部关于情绪的冲突史 》

售價:HK$ 82.3
两班:朝鲜王朝的特权阶层
《 两班:朝鲜王朝的特权阶层 》

售價:HK$ 58.1
永通万国:货币与历代兴衰
《 永通万国:货币与历代兴衰 》

售價:HK$ 118.6
进阶吧!投资者5
《 进阶吧!投资者5 》

售價:HK$ 131.9
“器,用,道”的变革史——中国近现代美术的材料、制度及精神研究
《 “器,用,道”的变革史——中国近现代美术的材料、制度及精神研究 》

售價:HK$ 142.8
莫卧儿王朝商业史
《 莫卧儿王朝商业史 》

售價:HK$ 118.6

 

編輯推薦:
1.古希腊人的观剧方式和当代人的观剧方式有何区别?
罗马的万神殿,为什么成了来自亚洲的异教殿堂?
波提切利绘制《春》所需要的昂贵颜料是如何得到的?
哈姆雷特的著名台词,如何撩动低三下四的伦敦观众?
广告里那些精致优雅的贵族形象,代表着真正的欧洲贵族吗?
启蒙时期的欧洲人,是如何想象世界和中国的?
为什么19世纪的科幻小说中对人造生命充满恐惧,与现在的科幻小说偏好完全不同?
好莱坞影片大行其道之前的欧洲电影产业,是什么模样?
欧盟能举办欧洲歌唱大赛,但为什么不能举办一个欧洲文学大赛呢?
带着这些问题,本书以具体事例为依据,寻找了多个方面的答案。
2.书中的九个文化样本涵盖了戏剧、小说、建筑、电影等多个方向,契合了不同时期中的欧洲艺术潮流。这种开阔的视野使读者得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欧洲文化,不仅看到这些作品的艺术特征,也看到它们背后的历史局势。
3.从欧洲文化的局部出发,将学术论证与个人感悟相结合的手法,令读者在体会到阅读快感的同时,也能对欧洲文化产生更具体、更有现实感的认知。
內容簡介:
古典时代的疯狂爱情、中世纪的战争史诗、文艺复兴时期的贵族生活、启蒙运动中哲学家与君主的交往本书以古希腊悲剧《美迪亚》、古罗马建筑万神殿,中世纪后期意大利的《马可波罗游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绘画《春》、古典主义时期由意大利传入欧洲各地的《廷臣之书》、启蒙主义时期德国的园林建筑《无忧宫》、浪漫主义时期英国小说《弗兰肯斯坦》、20世纪后期波兰电影《红》、21世纪初的乌克兰民谣《1944》等9个艺术作品为切入点,观察和分析了从古希腊到21世纪初的欧洲文化历史与生态截面。作者依托权威研究专著,并结合个人经历进行叙述,很好地平衡了主观感悟和客观事实之间的界限。本书从古代历史讨论到现实政治,逻辑层层深入,语言明白晓畅,兼具批判思维和审美意识,对作品背后的历史事实进行了别有洞见的评述,为读者呈现了一份别开生面的欧洲文化导览图。
關於作者:
易丹, 1960年出生。1981年,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文学学士。1984年,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英文系毕业,文学硕士。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奥尔堡大学、波恩大学、根特大学、哈佛大学、鲁汶大学等高校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员。
代表作有《断裂的世纪》、《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与吕澎合著)、《我在美国信息高速公路上》、《触摸欧洲》等。发表有长篇、中短篇小说,并与钱滨合作多部获奖电视连续剧。
目錄
写在前面
美狄亚 希腊的身份
万神殿 天堂的模样
《马可波罗游记》 外面的世界
《春》 古代的再生
《廷臣之书》 上流社会的教养
无忧宫 哲学家与哲学王
《弗兰肯斯坦》 人的极限边缘
《红》 技术叙事时代
《1944》 乘着歌声的翅膀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免费在线读写在前面

1
被耸人听闻的名头吸引,我有时会浏览一些网上流传的自媒体文字。这些文章或长或短,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向读者传播所谓欧洲文明和欧洲文化的硬核信息,气势逼人。与这些文字类似,更有诸多冠以秒懂五分钟读懂篇名的帖子,贩卖有关欧洲社会、文化、历史和文明的知识,顺比特管道汹涌而来,在各种流量平台上翻飞。
近十多年,国人走出国门,旅行目的地除了东南亚诸国和地区,最显眼的,当属隔在十个小时飞行航程之外的欧洲。从曾经10天欧洲15国游,到15天欧洲5国深度游,再到眼下一国之内诸种路线自驾游, 中国旅客的足迹,几乎覆盖了欧洲所有知名景点。从20年前去欧洲做研究开始,我自己就见证了欧洲各大航空港内中国面孔逐渐增加,中文标识出现,以及免税店接受支付宝和微信结账的整个过程。欧洲旅游的热潮,带动巨大信息需求。对于那些试图首次前往,或再去欧洲游历的人来说,除了上网寻找各种景点美食攻略外,恶补一二欧洲知识,秒懂当地历史和文化,当然是必需的功课。
中国出现了一波空前的欧洲话语热潮,应该不是夸张。
在那些煞有介事或轻佻放浪的话语里,我们能读到多少真实的欧洲?至少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不多。各种说法,言之凿凿,都喜欢以一言以蔽之的概括,给欧洲范围内诸多国家和文化做出结论。这些结论,宏大而空洞,实际上几乎没有人文营养。
我也曾拜读过一位大红大紫的作者。他的书和言论,现在已经成为网红,以至于有人把他比做中国的文艺复兴式全才。拿到他一本涉及欧洲思想和艺术文化的著作,我刚读了第一章,就败了胃口。这位作者对古希腊的描述和判断,貌似高屋建瓴,却只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者希腊狂热的翻版。西方学者近些年已经解构的历史叙事神话,在他的文字里依然被奉为至宝。
当然不能责怪制造这些话语的人。他们并不是专职研究欧洲的学者, 在他们和中国高校与机构的欧洲研究界之间,横亘着一堵学术之墙。那么,在学院高墙内,在学者们的讲课、著述和论文中,有关欧洲的讨论 是否就抵达了真相,就避免了宏大而空洞的结论呢?
似乎也没有那么乐观。写在前面

1
被耸人听闻的名头吸引,我有时会浏览一些网上流传的自媒体文字。这些文章或长或短,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向读者传播所谓欧洲文明和欧洲文化的硬核信息,气势逼人。与这些文字类似,更有诸多冠以秒懂五分钟读懂篇名的帖子,贩卖有关欧洲社会、文化、历史和文明的知识,顺比特管道汹涌而来,在各种流量平台上翻飞。
近十多年,国人走出国门,旅行目的地除了东南亚诸国和地区,最显眼的,当属隔在十个小时飞行航程之外的欧洲。从曾经10天欧洲15国游,到15天欧洲5国深度游,再到眼下一国之内诸种路线自驾游, 中国旅客的足迹,几乎覆盖了欧洲所有知名景点。从20年前去欧洲做研究开始,我自己就见证了欧洲各大航空港内中国面孔逐渐增加,中文标识出现,以及免税店接受支付宝和微信结账的整个过程。欧洲旅游的热潮,带动巨大信息需求。对于那些试图首次前往,或再去欧洲游历的人来说,除了上网寻找各种景点美食攻略外,恶补一二欧洲知识,秒懂当地历史和文化,当然是必需的功课。
中国出现了一波空前的欧洲话语热潮,应该不是夸张。
在那些煞有介事或轻佻放浪的话语里,我们能读到多少真实的欧洲?至少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不多。各种说法,言之凿凿,都喜欢以一言以蔽之的概括,给欧洲范围内诸多国家和文化做出结论。这些结论,宏大而空洞,实际上几乎没有人文营养。
我也曾拜读过一位大红大紫的作者。他的书和言论,现在已经成为网红,以至于有人把他比做中国的文艺复兴式全才。拿到他一本涉及欧洲思想和艺术文化的著作,我刚读了第一章,就败了胃口。这位作者对古希腊的描述和判断,貌似高屋建瓴,却只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者希腊狂热的翻版。西方学者近些年已经解构的历史叙事神话,在他的文字里依然被奉为至宝。
当然不能责怪制造这些话语的人。他们并不是专职研究欧洲的学者, 在他们和中国高校与机构的欧洲研究界之间,横亘着一堵学术之墙。那么,在学院高墙内,在学者们的讲课、著述和论文中,有关欧洲的讨论 是否就抵达了真相,就避免了宏大而空洞的结论呢?
似乎也没有那么乐观。
曾经应邀去国内一所高校讲座,题目涉及欧洲文化。讲座开始后, 我就针对欧洲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些常见套路和误区进行了解构。我告诉自己的听众,要说世界上哪个国家出版的欧洲文学史最多,恐怕当属中国。我们的很多大学,都开设有外国文学或西方文学课程,负责这些课程的教研室,一般都会编写自己的教材。外国文学也好,西方文学也罢,这些文学史的主要内容还是欧洲文学。然而,在欧洲内部,却很难看到以笼而统之面目出现的欧洲文学史。原因很简单,一部囊括欧洲各国文学在内的文学史,应该以什么语言作为文本载体?英语?法语?德语? 还是西班牙语或意大利语?这是个巨大而严肃的问题。
我继续介绍说,在欧洲学界内,有人怀疑是否有一个整体的、具备同一性的欧洲文化存在,因为欧洲各国有自己的语言、历史和文化,不同文艺作品复杂而多样。有些学者甚至质疑,地理上是否有一个叫欧罗巴的洲存在,因为,现在的欧盟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欧洲,所谓欧罗巴洲,不过是挂在欧亚大陆边上,濒临大西洋那块不算太大的地方。当然,如果俄罗斯算是欧洲国家的话,情况又会不一样:欧洲的东方边 界线,就会刻在日俄之间有争议的南千岛群岛礁石上
可以想见,学生们的反应有些惊愕。
讲座结束后,这个高校负责欧洲文化课程的老师开玩笑地对我说,你刚才的讲座吓了我一大跳,差点把我这学期的课都否定、把我的饭碗砸了。
事实上,讲座所提及的问题,只是众多例子之一二。在我读过的许多有关欧洲文化的论文和论著中,循传统而来的认知误区、由翻译不当导致的误读、基于意识形态框架而制造的误判,不在少数。这其中,也包括了我自己从事这项工作三十多年来曾经落入的陷阱。我意识到,与其去抱怨那些网络媒体关于欧洲文化的夸夸其谈,不如回过头来检讨学界都还没有厘清的认知混乱;与其去纠正学院外的业余爱好者对欧洲的误解,不如先把学院内一些根深蒂固的认知和阐释套路送去做核磁共振,看看它们是如何生成,又如何影响了我的视力和听力。
这是我写这本书的动因。
另一个附带动因,是想翻越学院派的高墙。
身为人文学科的教师和研究者,我知道自己的职责所在。不过,我又似乎无法把自己的视野完全限定在学术圈内。不论是提供知识,还是提供分析和批判知识的方法,我总以为,学术研究的最终目的,不应该只针对那些CSSCI期刊的编辑和少量读者,那些学术论著的少量读者,甚至不应该只针对大学教室里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从20世纪初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启蒙以来,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的第二次启蒙以来,中国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在欧洲文化研究领域已经做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改写了历史,改造了阐释,形成了许多新的认知。将这些新的材料和洞见,介绍给课堂里的学生,是一个高校教师理应完成的任务。与此同时,如果我能找到一条路径,跳出学院派的研究套路,避免学术操作的经典套话,将自己的工作成果传播给更多的人;如果在这个欧洲话语热得发烫的时代,居然会有学界外的读者,愿意突破秒懂的喧哗与骚动,花一点精力来深入认知欧洲的一些文化特点, 那么,让这两种努力在一个地方相遇,岂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这是不是太过理想主义?这种努力是否能达到目标?
我不知道。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